新华网西安9月12日电(记者冯国、都红刚)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与清理,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靖边县的“匈奴故都”统万城遗址内意外发掘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建筑基址,其四面斜坡土木结构形式表明其应当是高大的楼阁式建筑,其巨大规模为统万城目前单体建筑考古所仅见。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邢福来说,现在发掘的这个夯土基址的长宽有三四十米,而且通过探沟解剖发现夯土直接压在唐代地层上。因此,这个建筑的建造年代应该在唐末五代时期,由此基本上可以推论出统万城的东城建立的年代应在唐末五代时期。
根据多年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建于公元5世纪初的“匈奴故都”统万城一般认为主要由紧密相连的东西两城组成,二者共用中间的南北向城墙,其外尚有不十分规则的外廓城。
邢福来说,唐末时期在统万城一带,是拓跋思恭的靖难军管理的地区,而且统万城是靖难军的置所——夏州所在地,所以这个重要建筑应该和拓跋思恭有关系。
据了解,拓跋思恭在唐末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唐朝封为靖难军,置所就在夏州即如今的统万城,管理的范围包括现在陕西的靖边、定边、横山、米脂,还有甘肃、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
除了拾级四面斜坡式通道登临高大夯土基址外,考古专家在夯土外围的唐末地面还发现了巨大的规则柱洞,应当是在台式夯土建筑的回廊,同时对上层楼阁式建筑以支撑,从而以楼阁式建筑为军事观察等起到重要作用。
邢福来说,这座建筑之南80米处还有一座较小的建筑,二者或许应是一组建筑,而且二者西边发现一条南北向大路,为研究城内交通和军事布局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这座重要建筑什么时间毁弃的呢?专家认为,它应当跟城市的毁弃时差不多。原来在北宋时期,西夏的势力不断扩大,这个地方经常被其所占领以攻击北宋,后来宋朝决定把居民迁出毁弃城市,然后统万城就基本上从历史记载和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