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 吴超明
悠悠汶河水,巍巍中华山,化育着鄂北明珠广水市。
这里,连氏人文绵延千年,从北宋县令连光裕到南宋爱国大臣连南夫,一脉传至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广水连氏名人辈出,成就显世,其“忠孝仁廉”之连氏人文之魂光耀广水。
崇教尚文
纵观广水连氏一脉,持恒治学,吟诗著述,文名播于天下。
北宋处士连舜宾终生潜心教育,有五位进士“皆其门塾士”。他的同举进士的两个儿子连庶、连庠和“兄弟状元”宋祁、宋庠被称为“应山四贤”。受教于他的欧阳修进士入宦、文名盈朝。连庶终生读书通达,文治政绩卓然。在两地县令任内,多方筹资,兴学校,化民俗,劝导世人,而且注意保存古迹,传承文化。欧阳修和朝臣公议其“文学行义,宜在台阁”。终为兵部职方员外郎,掌绘天下地图,成为当朝著名文臣。连庶胞兄连庠任职多地,致仕于屯田都官郎中。在任鼎州通判时,因州将是个武人,政务主倚连庠。连庠兴办塾学,劝化民众,选择下属吏员倡行为表率,而士民悦从,地方教化因之而盛。连庠一生酷爱读书,文藻优美,诗词尤佳,家中存有五卷诗文传给子孙。
连氏子孙文脉传承,著书修文千年相沿。南宋爱国大臣连南夫进士出身,从政治军,南北转战,诗书相随,多有著述,现存《宣和使今录》、《连宝学奏议》等多部著作。
连氏家族门第书香,文脉绵延,璀璨文光!
御侮护国
连氏宗族历代秉持“守正义,维尊严,保气节,重品格”的古训,矢志保家卫国。
宋代著名抗金爱国英雄连南夫,由广水登第入宦。他曾两次受朝廷委派出使金国,回国后建言宋徽宗加强边备。“靖康之耻”发生后的民族危亡之际,他挺身而出,转战安徽、江西、江苏、福建、广东数省,屡建奇功。后遭到秦桧排斥和陷害,去官下野,退居福建龙海,成为当地连氏开宗始祖。其原籍广水人赋诗赞曰:
励志攻书意未闲,
壮怀激烈出乡关。
修城功显濠州地,
济困治安南粤天。
不唱后庭思郑岳,
犹吟归去恋河山。
终闻汉帜幽燕舞,
闽岭秋高叶正丹。
在连南夫转战护国之时,他的胞弟连万夫也在广水家乡组织义军,高举“连”字义旗,抗击金兵,连战皆捷,不幸在战斗中被敌围困,苦战数日,终因弹尽粮绝被俘,誓死不屈,英勇就义。朝廷下旨追封其为“右承务郎”,《宋史》将他列入《忠义传》。
忠义爱国是连氏家风。南宋末年,连南夫五世孙连秀璇与文天祥一起保宋抗元,转战江西、福建、广东。在著名的海丰五坡岭战役中,连秀璇所率“连山氏”合族战死38人。
积善福世
遍观连氏家族历史,从宋代应山连舜宾、连庶、连庠父子,到清末台湾连永昌和连震东父子,无不彰显“仁善”之风。
连舜宾人称“连大善人”,终生行善惠民,广济世人。有一年广水遭遇百年大旱,粮食绝收,连舜宾打开自家粮仓,廉价售谷万斛,连邻县的灾民都争相前来购买,大量食不果腹的灾民得以活命。连舜宾福世布仁,连盗贼亦受其感化。据《应山县志》记载:有一次,盗贼偷了他家的牛,官府追查,盗贼只好把牛送还。连舜宾念及盗贼衣食无着,不但没有追究,还赠予钱物让其养家糊口,正当做人。还有一次,他去河南办事返回时,路遇劫匪,其随从制止说:“这是连处士”。抢匪闻言,立即下跪谢罪,礼送连舜宾上路回家,说:“连处士是人们尊敬的大善人,不可冒犯。”连舜宾去世后,欧阳修为其亲撰《连处士墓表》,盛赞其“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
连南夫在广东经略安抚使任上,遇暴雨成灾,饥民哀号。连南夫捐俸施粥,开仓放粮,史载“活万人”。
修身守廉
连氏家族自古以来践行着“修身养性、孝廉行世”的家训。
北宋初年连光裕任应山县令时,薄赋轻徭,多次拒贿,惠政爱民。他病故磁州任上,应山人念其恩德迎柩归葬,遂使连氏落籍应山。
连光裕之孙连舜宾是个大孝子,为了在家侍奉生病的父亲,放弃科考入仕,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矢志不渝,终以处士为家。其二子连庶、连庠,被史家称为“盛德二连”。他们为官清廉,处世自重,修身自律,一个被称为“连底冻”,一个被称为“连底清”。欧阳修将其言行“比为芝兰金玉”。
连南夫之孙连世瑜在母亲生前事奉至亲至孝,细心照料。母亲死后,他雕刻母亲画像,供奉正堂,早晚送饭焚香。连世瑜去世后,其妻方氏率其子供奉更加勤谨。至今在连世瑜的流寓地——浙江省温州市白龙山下还矗立着宋高宗敕建的“孝善坊”。
近几年来,广水积极开展连氏文化建设,传承、弘扬连氏人文风范,并以连氏文化为载体,搭建海峡两岸交流平台,推动了两岸的交流交往。
广水连氏人文风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