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丽)近日,通州永乐店镇发现大量锈蚀古钱币,经文物部门鉴定,新出土的古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使用的明文刀币,也是目前通州出土的品相最好和数量最多的刀币。
日前,永乐店镇临沟屯村村民李有为主动联系文物部门,称发现了若干出土古币。通州区文物所当即派人来到该村。在一农家院内,工作人员看到了两纸箱古币,其中一箱多是残旧破损的碎币,另一箱的古币比较完整,但也因长年锈蚀,数枚刀形古币粘连重叠。两纸箱古币,有20公斤重。
笔者看到,古币呈刀形,刀背的部分稍厚,刀刃较薄,整体微弧,全长10余厘米。整个古币分刀体和刀把儿两部分,刀把儿上有一圆孔,刀币上铸有古篆体的明文,但因年久腐蚀锈厚,字形已经难以辨认。
文物专家周良表示,这些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使用的明文刀币。刀币是中国古代最独特而又重要的一种货币,春秋战国时期逐渐遍及齐、燕、赵等地。据史料记载:燕国刀币,因其上铸有“明”字,故这种刀俗称“明刀”。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统一币制,才将历代异形钱币的样式改为“外圆内方”的形状。
周良说,通州多次发现窖藏的古币,西集镇金各庄曾出土过一个装有600多斤宋代古币的大瓦罐,司空分署街也出土过装有宋代古币的瓷罐,宋庄镇一砖坑曾出土了百余斤辽代古币。距今约2400年的刀币在历史上流行的时间很短,因而存世量相对较少。但是永顺镇红果园、张家湾镇里二泗以及坨堤都曾出土过战国时期刀币,可是品相和数量,都不及临沟屯村此次出土的燕国刀币。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