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大鹏海底种“礁石”人工“做窝”育珊瑚

2013年09月16日07:16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鹏海底种“礁石”人工“做窝”育珊瑚

  ①如果保育顺利,大鹏海底2年内有望长出软珊瑚部落。图为五颜六色的珊瑚。(资料图片)

  ②如果保育顺利,大鹏海底2年内有望长出软珊瑚部落。图为五颜六色的珊瑚。(资料图片)

  ③如果保育顺利,大鹏海底2年内有望长出软珊瑚部落。图为五颜六色的珊瑚。(资料图片)

  ④如果保育顺利,大鹏海底2年内有望长出软珊瑚部落。图为五颜六色的珊瑚。(资料图片)

  “潜爱大鹏”珊瑚礁保育计划完成“摸底”考察 下个月将进行人工造礁

  文\记者肖陆军

  为了让大鹏的花儿不断盛开在半岛的土地上,有一批人正怀抱梦想,用爱心浇灌着另一种花儿, 培育着大鹏海底美丽的珊瑚花园。

  昨日,“潜爱大鹏”摄影展暨大鹏珊瑚保育论坛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本报记者现场了解到,“潜爱大鹏”珊瑚礁保育计划由一群潜水爱好者于2012年发起。而在下个月,志愿者们将在已经完成的大鹏水域珊瑚现状勘察基础上,进行人工造礁,着手珊瑚床培育。目前,该保育计划得到了大鹏新区管委会的有力支持,活动已经成为今年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的一项重要内容。

  珊瑚不仅是一道美丽的海域景观,而且是海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许多海洋生物存活的重要链条。在全球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威胁的背景下,深圳有多少珊瑚资源,珊瑚的存活状况怎样,近年来已成为远离深圳人生活的“未知数”。

  发起:

  潜水爱好者参与普查珊瑚群

  阿古是个潜水爱好者,也是“潜爱大鹏”珊瑚礁保育计划的发起人之一。阿古称,十几年前,大鹏海域还有着成片美丽的珊瑚群,而这样的美景已经不再。

  Morgen和阿古一样,也是名潜水爱好者,是“潜爱大鹏”珊瑚礁保育计划的潜水义工。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Morgen组织了一批深圳市潜水员,参加了香港珊瑚普查组织和广东省海洋局共同举办的深圳海域海底珊瑚和生物普查活动,坚持至今。

  摸底:

  大鹏海域珊瑚群逐年减少

  深圳位于亚热带地区,东部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和水质比较稳定,并且属于具有天然屏障保护的内湾海域,是比较理想的珊瑚生长水域。

  据了解,珊瑚对水温、盐度、水深、光照和风浪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深圳大鹏半岛处于东南亚近海珊瑚礁群区域边缘。

  早在2006年,深圳珊瑚资源系统调查探明,在深圳东部海域的大鹏湾、东涌—西涌以及杨梅坑等四片海域,分布着面积较大的珊瑚群落,许多珊瑚品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然而,2009年,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对深圳市东部的大鹏湾和大亚湾进行海洋监测中发现,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海洋酸化的加剧,大鹏半岛部分珊瑚礁已出现了白化和衰退。

  有潜水爱好者告诉记者,从2006年至今,“大鹏海底的珊瑚一年一年在减少”。Morgen也告诉记者,如今大鹏海域“海水混浊了不少”,很难看到五颜六色的珊瑚。

  推进:下个月将进行海底人工造礁

  今年1至9月,志愿者们已经完成了大鹏水域珊瑚现状的基础勘察,目前开始着手珊瑚床培育准备。下个月,志愿者们将在大鹏海底进行人工造礁的首步工作。

  据志愿者们调查,深圳海域水温平均为25~27℃,属珊瑚生长最佳水温范围,海床深度也适合造礁珊瑚共生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深度,具有较为有利的成礁环境。深圳近海的丰富藻类可与造礁珊瑚共生,藻类吸收造礁珊瑚排出的CO2,为珊瑚虫提供钙质,形成骨骼中甲壳质的有机成分,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阿古介绍,和马尔代夫、日本等世界知名的珊瑚保育案例一样,“潜爱大鹏”深圳珊瑚礁保育计划,旨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扩大包括大鹏海域水流、地形、生物多样性等普查范围,深入了解大鹏海域家底;同时有计划借鉴国外简易人工珊瑚礁建造成熟经验,向适合珊瑚生长的海底沉入经过设计的珊瑚屋、珊瑚支架,以及海底沉船等,通过促进珊瑚周边海水和营养物质流动,提高珊瑚的生长速度,加速珊瑚礁群的再生和海洋鱼类回归。

  “大鹏海域目前好在水质还比较清,受污染情况并不严重,因此,成礁环境比较好。”阿古说,受珊瑚生长周期等影响,保育计划的进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计划进展顺利的话,短期2年内就能见到大鹏海底有生长不错的软珊瑚部落。

  深圳

  四大珊瑚群

  1.大澳湾硬珊瑚区

  地点:大鹏办事处大澳湾海域

  特点:水深6~12 米,是大鹏湾主要的鱼类、甲壳类繁殖区。

  2.南澳大鹿港礁石区

  地点:南澳办事处大鹏湾

  特点:海底礁石密布,水深12~15 米,成片分布鸡冠珊瑚和海葵,是主要的洄游鱼生活区。

  3.东涌-西涌礁石区

  地点:南澳办事处东涌社区、西涌社区

  特点:海底为礁石区,水深6~20 米,软珊瑚成片分布,是主要的洄游鱼生活区。

  4.杨梅坑礁石区

  地点:南澳办事处杨梅坑

  特点:海底为沙石底,分布有大量的石珊瑚,水深6~10 米,是鲷科鱼类的繁殖和生活区。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