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一个“纯”指挥师孵化一群“名”指挥家

2013年09月16日15:18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个“纯”指挥师孵化一群“名”指挥家

  上海交响乐团“耄耋桃李·黄晓同八十华诞师生音乐会”昨晚举行

  杨建国

▲ 八十高龄的黄晓同昨晚在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 记者 郭新洋摄

  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曾认为:“黄晓同未能到乐团工作是一大遗憾,否则中国能出一个世界级的指挥家。”不过,舞台上少了这位指挥家,却涌现了更多经他一手调教培养的中国名指挥家。

  本报讯 (资深记者 杨建国)昨晚,上海交响乐团举行“耄耋桃李·黄晓同八十华诞师生音乐会”,他的8位学生轮番执棒,黄晓同也登台“坐指”,上演了一台中国指挥事业“薪火相传”的示范专场。

  53年前,黄晓同在前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跟随指挥大师亚历山大·高克深造5年后,踌躇满志回到上海。当时,国内指挥奇缺,有过留学经历的人才凤毛麟角。但是,他没能如愿到乐团就职,被组织上分配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当老师。转眼之间,他已到八旬高龄,回望岁月,他已经培养了80多位指挥人才。

  学生执棒 老师“监考”

  虽然昨天是黄晓同的80岁生日,但这台音乐会过程却与上交其他的演出并无两样。余隆、中国音院指挥系主任杨又青、新疆爱乐总监阿不都热合曼·阿尤甫、张国勇、林友声、王永吉、曾任西藏音协主席的俄珠多吉和陈燮阳按年龄次序先后登场,每个人只执棒一首曲目。他们都曾在上音拜黄晓同为师,后来都成长为执掌乐团或执教于高等音乐学府的著名指挥家,名气要比老师大得多。不过,参加这台音乐会,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次考试。在排练时,黄晓同就亲自到现场督阵;音乐会上更是坐在听众席认真观看。他说:“我要把他们在排练场和音乐会的表现进行对比,看看他们走出校门后有什么变化。当然,最后的结果我感到很满意,他们已经很成熟。”

  登台“坐指” 韵味十足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黄晓同是一位严师。但是,昨晚的音乐会上,这位严师通过主持人张民权之口,向听众一一介绍这些学生多年前在校时的特点,如余隆调皮却聪明,张国勇的学风比较严谨等等,倒是显得格外温馨。曾患过大病的黄晓同行走不便,但痊愈后仍经常登台执棒,去年年初就为余隆执掌的上交和中国爱乐“救场”,在京沪两地指挥了两场交响音乐会。昨晚,他在余隆搀扶下从听众席走上舞台,虽是“坐指”,但双臂姿态自如生动,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第三乐章指挥得韵味十足。在他加演了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第二幕音乐之后,学生们集体上台送上蛋糕,陈燮阳指挥乐队全场齐唱《生日歌》,此时,这台音乐会也终于掀起祝贺老园丁生日的高潮。

  谆谆教诲 师生情深

  虽然上海爱乐总监汤沐海、北京交响总监谭利华分别在德国和捷克演出,但作为学生,他们也向老师发来了贺信。汤沐海昨晚在法兰克福指挥当地乐团上演贝多芬《命运》,他在信中说:“上世纪70年代时,你偷偷地教我如何为这首乐曲打拍子,还用钢琴和小提琴启发我对音乐的理解,那时,伴奏老师们都不敢弹西洋乐曲啊。”音乐会结束后,无论是上台演出的,还是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们簇拥着黄晓同,让他心情爽朗,话也多了起来:“我希望每一位学生,要敢于挑大梁,敢于为社会付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在奉献。”随后,他开始对学生评头论足,要不是已经夜深,被张国勇赶紧劝阻,这个晚上,肯定是他的一个兴奋的不眠之夜。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