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 夏
我爱本草
时珍大爷的《本草纲目》,被李约瑟定性为“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时珍大爷固然于本草用力毕生,但著作该书,仅仅精通药学是不足以胜任的。大爷其实世医出身,科场蹭蹬后,绝意仕途,乃执医为业,有良医之名。楚王府闻名,召入府中为官,掌管良医所。
这一日,王妃胡氏因吃荞麦面时着了怒,胃痛得难以忍受,大便也三日不通,胡妃痛不欲生。大爷忽然想起,《雷公炮炙论》里说,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于是用延胡索末三钱,温酒调下,胡妃吃下,不一会大便就通了,胃也随之不痛了。
大爷说,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是活血化气的第一品药。尤其于妇人月经不调、产后诸病,都能包办。
作为罂粟科的草本,止痛种种,似乎正是其天赋。名中带胡,难免就有蛮夷的出身。翻检之下,果然。前贤说,延胡索生于奚,从安东道来。奚乃东北夷,也即东胡,世居辽水上游,汉时被匈奴所破,保乌丸山,因称乌桓。当年曹孟德为统一北方,就曾亲率大军,远征乌桓,于辽西白狼山一举击溃乌桓骑兵。
不过,来自东胡的延胡索,本名“玄胡索”,宋朝时避真宗名讳,才改“玄”为“延”。避讳乃本土特有,对皇帝尊长的名讳,不许直呼直书,否则就有坐牢杀头的危险。于是,碰到需要避讳的,就要改用意思相同相近的字。譬如,秦始皇名政,改正月为端月;吕后名雉,改称野鸡;唐代宗名豫,改薯蓣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再改为山药……当然,皇家也不容易,为避免犯讳,起名时多用单名和冷僻字,武则天便自造曌字。清世祖福临也曾下诏曰: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真宗的名字,史书上名“恒”,听起来和玄根本不搭。实际上,恒是真宗继位为帝后改的名字,之前他的宗室谱名德昌,太宗继位后改名元休、元侃。元和玄的读音正相切近,后来避康熙帝玄烨讳,玄便改为元。其实,本名的玄胡,听上去仿佛“悬乎”,作为一款药材,颇有不靠谱的嫌疑,遭际避讳,改为“延胡”,反而因祸得福。绕了一大圈,延胡原来是外种。民间一向以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譬如这玄胡变身的延胡。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