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名厨张治军
羊城晚报记者 杨辉 实习生 郑婵惠
通讯员 高瞻 娄惠琴
厨师是个古老且从业者众多的职业,历久弥新,做好这个职业需要怎样的素质呢?
近日,在“技行天下——广东省2013职业技能大赛”厨师专场中,来自吉林大学食堂的大厨张治军,击败了来自新东方烹饪学校名师、上海五星级酒店大厨夺得冠军。“要在厨师行业做好,就必须沉浸在工作中,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人生,而非简单将之当作工作。”张治军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夺冠大厨来自吉林大学食堂
语录:给客人做的每道菜,都要做得跟给家人吃的一样
张治军今年33岁,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因为家里贫困很早就辍学,父母鼓励他走出农村去城市闯。“小时候很馋,家里条件又不好。我13岁那年才知道香肠是什么滋味。”一颗“吃货”的心让他选择了厨师之路。
18岁时张治军进入吉林大学食堂工作,由于只在厨艺学校学习了一年多,他的厨艺成长全靠自我修行。平时他会向其他厨师“偷师”,取长补短、积累经验。“经验丰富之后,你就可以做很多菜。这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最重要的是靠个人的意念,自己跟工作融为一体的信心。态度决定你能不能把厨师做好。”张治军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要做好菜很简单,最难的是在菜中融入感情,给客人做的每道菜,都要做得跟给家人吃的一样。用心去做就能成名厨。”在谈到如何成为大厨时,张治军这样说。
他说,生活中到处都是吸取灵感的场所。“我媳妇平时在家做饭的时候,有时我一看,咦,可以拿到学校去。我媳妇儿曾做了一道菜:西红柿的外皮,里面装肉馅,后来我就把这个菜式推广到食堂。”张师傅称,他把学生顾客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更新菜式可以冲击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天天吃,闭眼就能知道是什么菜,这样,学生会很反感,就怕学生到窗口就不想吃。”
“只有你真的把人生和工作合二为一的时候,你会积极思考,而不是做完就拉倒。”张治军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厨师中的“大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关注。2010年全国高校计算机比赛在吉林大学举办,无论是选手、教练,都纷纷称赞他做的菜“比饭店的还好吃”,一时好评如潮,引起轰动。通过大学领导介绍,当地媒体、新华社开始报道他,学生们更是亲切地称他“创新哥”,他一夜间成了校园名人。
“学校离我家300多里路,非常远,这么多年,我跟我妈吃饭的时间没几次。”尽管回家次数少,但母亲仍是他心中牵挂的人。张治军说,“我的生活就在父母、学生、妻儿间转。”怀着这种想法,他将自己的菜命名为亲情全家福。
“感情会化作美味流淌在人的舌尖。做出来的菜也有人情味,其他选手是为客人做菜,而他是为家人做菜,为他关心和感恩的亲朋好友、同学做菜,这就是他和其他厨师的不同,这是他改良菜色的动力,也成为他制胜的法宝。”技行天下的评委们评委如是称赞他,这样做的菜才有激情。
烹饪大师的“色香味形气质养”
语录:厨艺学会很容易,做精却很难
对于如何从普通厨师成长为大厨,中国烹饪大师、新东方烹饪学校的高级烹饪技师王梁生师傅从1982年就开始做职工厨艺教育,曾在美国纽约的唐人街中餐馆当过8年的厨师,也曾在马来西亚教学两年,现在他还带着3个大师级的学生,不少学生已经是省级评委、高级烹调技师。
“厨艺学会很容易,做精却很难。”王梁生师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国内要当厨师最短需要学习两年,这还是必须有很多上手实践的情况下。
“现在国内学习厨师一般两年就差不多了,因为网上信息和资料丰富,很容易收集。我们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就靠老师教给我们,你自己去领悟吧。聪明的学得好一点,不聪明的学得差一点。”
而在厨师这行做精则要7年以上,更多的是靠经验的积累。何谓精通?王梁生说:“做出来的菜要有菜的标准,不像家里把生的煮熟就可以,‘色香味形气质养’这7个方面都要达到高标准,光好看不好吃不行,光好吃不好看也不行,影响人家食欲。”
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厨师提高硬技术的时候。“比如切丝就是基本功,丝就要很多种,有牙签丝、火柴梗丝,切出来的丝要粗细均匀。高标准的话,肉丝不能是扁的,要是方的。片也有很多种。这些讲起来很容易,切起来就发生变化。像土豆丝,用最细的可以穿过缝衣针,而且不止穿一根,有时是三根。”王师傅继续“淡定”地说了一句:“这就叫技术。这还不算难的,最难的是切豆腐,豆腐很软,很容易碎,切成丝穿针孔最难。”
王梁生介绍说,学历高低对厨艺没多大影响,能够学好基本功有所突破,是个人认识问题。现在厨师一般都是高中文化,来自农村的也可能只有小学文化。“但必须要真心实意地热爱厨师这个行业,只有热爱才会去钻研,才能不断成长。而且,在别人眼中是下苦功夫,热爱的人会从中体会乐趣。”
要成为大厨,除了下苦功,王梁生说,还需要一点点悟性。“照老百姓的说法,人要比较灵动。有的人教三遍也学不会,有的人教一遍就学会了,是看人的悟性。”
如何成为一个好厨师?
不怕收入不高,就怕钻研之心懈怠
中国到底有多少厨师?目前没有确切数据。但商务部有关餐饮业从业者的数据可作为参考:截至2010年底,全国餐饮业企业约4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200万人,到2015年将超过2700万人。
虽然从业者众多、餐饮行业零售额规模有数万亿,不过国内厨师收入并不高,月薪在1000至1万元之间,每月平均水平3000-4000元。去国外中餐馆当厨师收入会高很多。
王梁生介绍,中国厨师收入不高,不同职称的厨师之间工资差距不小。而且中国的厨师长仅指挥,不太干活,而在美国,职位越高,工作做得越多,必须技术全面。哪个岗位缺人,厨师长就要顶替。美国中餐馆的厨师月薪是2500美元,高一点的厨师长是3000美元,工资差距不大。
吉林大学的名厨张治军也坦言,学校食堂厨师挣得不多,当了15年厨师,自己至今还没有条件把老婆孩子接到长春,亲人都住在农村。他一直觉得当厨师最大的障碍并不在收入,而是来自自身对职业的倦怠,“厨艺需要不断钻研和进步,不能懈怠,就怕自己安于环境倦怠了。”
虽然收入如此,如今已经小有名气的他并不打算离开学校,他说自己有个朴素的愿望。“我觉得人还是不要走太快,脚步慢一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留住学生的胃口,琢磨菜色做法,不断更新菜式,便是我的心愿。”张治军说。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