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香港建深隧慎之又慎,

2013年09月18日14:35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香港建深隧慎之又慎,

今日论衡

  之公民问政

  □牛日成

  报载,香港渠务署副署长徐伟参加广州“低碳展”水管理论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香港建深隧策略性研究做了4年,一公里几亿元的造价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使得香港在建深隧前慎之又慎。听闻广州东濠涌深隧环评已过并开始工程招标,其感叹“这么快”,继而又说这也可以说是效率。

  虽然“隔岸观火”的徐伟没有对广州东濠涌深隧工程直接置评,而且“效率”之说也将议题的焦点兜了过去,但其透露香港深隧的策略性研究细节却耐人寻味。香港十几年前就曾考虑做深隧,但因太贵而未贸然行事,即便判断建深隧解决水浸“差不多是唯一的选择”,除了策略性研究做了4年,还花几年时间做整体研究,可见香港对于重大市政工程决策何等谨慎。“相信今后香港不会再做深隧了,现在做得也不是太多,但是做得很难。”港人之见与切身感受,应该引发广州的思考。

  其一,一公里几亿元的造价香港人都觉得“太贵了”,所以不得不慎重决策。而东濠涌深隧仅1.8里就耗资7亿元左右,且只是将其排水标准由目前的3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加之整个系统8条深隧、总长90公里要投入250亿元巨资,这对广州难道不也是“太贵了”吗?应不应该也慎之又慎?

  其二,香港深隧从策略性到整体性研究多年,伦敦深隧方案也研究了5年到现在还没有搞完,而东濠涌深隧构想去年7月才传出,一年之后就通过环评并马上要开工,怎避操之过急之嫌?港人清醒地认识到深隧研究要非常小心,尤其是风险控制,多点策略研究和整体规划可以防止走错路,广州对建深隧可能带来的风险真的都精准评估了吗?有没有“走错路”的忧患意识?

  其三,香港决定建深隧主要是基于“中环”地价太高,无法用蓄洪池方式解决水浸,且最重要的前提是香港已实现雨污分流,只有雨水流进深隧,即使带有泥沙,也不妨碍流动,不会淤积。相比之下,广州治水的一大缺陷恰恰就是最初认定的雨污分流之策实施大打折扣,导致河涌治污效果不佳。香港如果没有实现雨污分流的前提可能不会建深隧,还要想其他办法,广州坚定“跨越”建深隧是否经得起科学性的推敲?

  此外,不仅来自香港的他山之石值得广州对比研究,事实上自建深隧计划披露之后,专家、舆论的不同观点乃至质疑声就不绝于耳。如有工程师指出广州已有的渠箱就是“浅隧”,为何现有设施不利用就急于深隧开工?还有观点直指深隧只是一条深埋的贮污管道,无法解决河涌黑臭和排涝问题,河涌污染原因不在设施不足而是管理缺失;深隧造价较高,解决水浸问题有限,应给出其他候选方案……这些专家的“反对意见”与建议,在决策中是否得到真正的重视?

  此前,面对专家的不同意见,市领导曾表态要把不赞成的专家意见进行梳理,在试验之前必须搞清楚、回答好,不能遗留任何一个问题。现在,香港的审慎做法又给广州提供了最好的提醒。已有观点提出广州建深隧“再论证几年又有何妨”,这应该是一个有益的提议。而且,在可行性研究之外也做“不可行性研究”,当是印证深隧决策之审慎的选择。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