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王》首映,释延能展示功夫。京华时报记者
张沫摄
由《画皮》系列“金牌团队”出品人杨洪涛、制片人庞洪、监制杨真鉴联手打造的“第四代功夫电影”《金刚王·死亡救赎》将于9月24日公映。杨真鉴21日接受本报专访时释疑“第四代功夫电影”概念。他称,中国功夫电影一定要以中国功夫为核心动作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念创新和现代化视觉表达。
京华时报记者吕莉红
以中国功夫为核心动作标准
《金刚王》推出了“第四代功夫电影”的概念。对此,杨真鉴解释道:“第一代功夫电影以李小龙的截拳道为主要动作标准和动作美学,特点是真打实打、拳拳到肉,动作本身构成了电影的魅力;第二代的代表是成龙、李连杰,成龙充分借鉴了戏剧舞台体系和丑角的表演方式,翻转腾挪间借助很多工具,驾驭了更广泛的动作类型,李连杰充分继承了当代武术的表演形态,功底扎实,动作美观;第三代是甄子丹,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了很多搏击技术。”
在功夫电影式微的情况下,《画皮》团队希望打造第二个系列品牌,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创新。杨真鉴说:“功夫电影是国外唯一认可的中国类型电影,我们有责任把这块金字招牌延续下去。”
他希望通过《金刚王》开启第四代功夫电影之路,“第四代的特点是在提倡第一代真功夫、真演员、拳拳到肉的前提下,坚持以中国功夫为核心动作标准。总的来说,就是对内挖掘传统功夫的现代视觉表达,对外全面吸收搏击、舞蹈、跑酷、极限运动等技术的精华”。
将打造成系列电影
从观影来看,《金刚王》制作精良、打戏精彩,在文化内涵、动作体系、美学标准等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杨真鉴称,《金刚王》在打戏之外,也非常重视人格塑造和文化追求,“要突破功夫电影,除了动作之外,必须在电影理念上有新意。功夫文化必须在现代化之下进行发挥,突破江湖恩怨仇杀,丰富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他透露,《金刚王》将打造成系列电影,“第四代功夫电影的标准,不是一部电影可以确立的”。
谈到现在功夫电影走下坡路,杨真鉴认为主要原因是内容没有更新,“老是江湖恩怨、师门仇杀这些陈旧的东西。其次是没有新的功夫巨星诞生,很多电影都是文戏演员在打,好比唱京剧的人唱跑调了,就算行头不错,也已经失去了文化内涵”。
挖掘新人更新换代
在演员方面,《金刚王》没有起用明星大腕,而是网罗了各国高手。影片男一号由少林寺武僧出身的释延能扮演,他曾在少林寺习武十年,从《功夫》开始进入电影行业,当了10年配角,《金刚王》是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对于演员的选择,杨真鉴直言:“第四代功夫电影绝不能站在第三代功夫演员的肩膀上,一定要突破他们,横空出世。观众可能喜欢明星效应,但这部电影是创新之作,必须用新人,都是熟脸儿的话没法更新换代。”40年前的《唐山大兄》令李小龙成为一代功夫巨星,杨真鉴希望《金刚王》能催生新一代李小龙。他称在以后的系列片中会继续挖掘功夫明星。
今年国庆档将有16部电影争夺市场。谈及市场期待,杨真鉴坦言:“不管电影有多少,赢家只有两三部,我们希望占据其中一个位置。这部电影在艺术创作、演员表演、功夫创新等方面都付出了真诚的努力。我们希望打响国庆档第一枪,带动整个档期的票房。”他称对票房的期待是“两亿起步”。
《画皮3》在规划中
《画皮》系列已成为东方新魔幻品牌,前两部票房口碑兼收,第三部备受期待。问及此事,杨真鉴透露,《画皮3》还处于艺术规划阶段,“我们非常看重自己开创的品牌,花四年时间做了《画皮2》,《画皮3》必须超越第二部,这样才能把品牌价值延续下去,而不是趁热捞钱”。
他坦言,《画皮3》的创作困难巨大,“演员不能低于之前的标准,如何创新、是否中外合作都是需要考虑的”。由于剧本还未创作完,《画皮3》阵容还未开始洽谈。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