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易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的开拓阶段,中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振兴阶段。
9月24日,“多彩十艺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采访团达到淄博周村古商城。漫步古商城街头,青石街道纵横交错,古色古香的各类店铺林立,随处可见各种上百年历史的古物遗迹。
长街小巷,古老的店铺吊着大大小小的毛笔,挂着水墨字画,摆着瓷器古董、玉器纸扇,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常年居住在此的老百姓享受着这缓慢的生活节奏。
在家喻户晓的大染坊景点,周村因《大染坊》声名雀起,大染坊也因电视《大染坊》再现芳容,这一处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原来是六进院落,如今保存完好的只剩三进院落,模拟场景再现了当年染坊丝绸收购、坯布染色、加工整理的工艺流程。
景区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50000余平方米,古迹众多、店铺林立、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壁,为山东省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中国古建筑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周村古镇旱码头原名周村古商城,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属山东省淄博市辖区之一。周村旱码头主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组成,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50000余平方米,古镇内古迹众多、店铺林立、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为山东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
状元府位于丝市街北侧的状元街,它的主人是周村历史上惟一的状元王应统。这座状元府分前后两院,两个院落中间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人称状元楼。
周村状元府中的“后花园”榭和春
票号展馆位于银子市街131号,共设7个展厅,主要通过大量实物展示周村银钱业的兴起、发展、繁荣到衰败的全过程。
周村烧饼铺。一张烧饼一座城。来到周村,就不能不品尝下洒满芝麻集薄、酥、香、脆于一身的周村烧饼。
齐鲁网淄博9月24日讯(记者满倩 李淼张帅)周村,历史上是一个“因商而兴、因商而城”的古城,曾几何时,这里是中国众多商业老字号的发迹地,留下了外资进驻山东的最早痕迹,迄今仍有山东省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周村古商城。
9月24日,“多彩十艺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采访团达到淄博周村古商城。漫步古商城街头,青石街道纵横交错,古色古香的各类店铺林立,随处可见各种上百年历史的古物遗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韵味也一览无余。长街小巷,古老的店铺吊着大大小小的毛笔,挂着水墨字画,摆着瓷器古董、玉器纸扇,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据介绍,早在清朝时期周村就被乾隆授予了“天下第一村”的美名,因为这里曾是汇聚四方财气的荣华之地,繁盛的商业贸易让这里成为当时闻名于天下的重要商埠,并素有“旱码头”之称。清乾隆年间,周村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货聚焉,故称旱码头。而后,随着这里的人气、名望逐渐的提升商贸愈来愈红火,逐渐形成了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酷似一幅精致的“清明上河图”的繁荣景象。
周村古商城景区主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区组成,现有千佛寺古庙群、三益堂印刷展馆、瑞蚨祥、民俗展馆、演艺广场、今日无税牌、票号展馆、大染坊、魁星阁庙群、丝绸博物馆、状元府等10余处景点。景区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50000余平方米,古迹众多、店铺林立、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壁,为山东省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中国古建筑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周村古商城集鲁商文化、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目前已初步形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街、鲁商文化发源地、著名影视拍摄基地为主的三大旅游品牌。继93年张艺谋在此拍摄电影《活着》之后,先后有《大染坊》、《谁为梦想买单》、《旱码头》、《闯关东》等影视剧在古商城内取景拍摄。2008年8月,央视王牌栏目《探索 发现》制作播出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周村寻古》(上、下集),再现了周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制作播出了《商埠周村》和《齐鲁探宝》两集专题片,周村独特的商埠文化和收藏文化,再次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周村古商城景区推出的系列策划活动成为引领山东民俗游的标杆,老外周村过大年、山东传统民俗婚礼、百年情景画表演、吴桥民间杂耍表演等旅游项目,活化了景区,传播了优秀民俗文化,让游客在感受鲁商文化的同时参与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让游客全身心地体验穿越时空的感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