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110年,青岛啤酒的增长之道

2013年09月25日01:0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110年,青岛啤酒的增长之道

  日前,青岛啤酒披露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销量458万千升,同比增长9.62%;实现营业收入149.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68%和38.46%,每股收益1.032元。在行业微增5.85%的大背景下,青岛啤酒显示了不俗的增长力。

  实业难做的现实,这几乎在各领域都会遇到。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行业竞争越来越残酷、发展空间逐渐压缩……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外界环境,有一些企业可能就偏离了主业,为了追求最大、最快的实现获利,经不住诱惑便一窝蜂地去分享“地产蛋糕”、“投资红利”等等,然而作为拥有110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则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始终安静地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都选择坚守。

  回顾青岛啤酒光荣的110年,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青岛啤酒始终秉持实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着一条实业报国的发展之路。青岛啤酒表示,既然选择了实业道路,就会有恒心、有担当地做好,踏踏实实“酿好一杯酒”。

  执着的坚持酿好这瓶酒,坚持用实业报国精神实现“中国梦”,青岛啤酒难能可贵。在探索企业何以实现可持续增长方面,青岛啤酒无疑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中国企业样本。

  坚守实业发展是青岛啤酒增长根基

  当下,一个公司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在行业的增长。目前,青岛啤酒所在的啤酒行业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进入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就在这个成熟的传统行业中,青岛啤酒“摆脱”了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做到了稳健增长。

  自1903年青岛啤酒诞生后,110年来,青岛啤酒承袭德国的实业精神和严谨的制造文化,与中国实际结合,将实业精神的基因植入自身企业发展,实现了从一家地方企业到国际化大公司的华丽变迁。

  2012年在啤酒行业整体增长放缓,同比增长3.06%的大背景下,青岛啤酒业绩全线飘红,销量达到790万千升,同比增长10.48%;实现营业收入257.82亿元,同比增长11.33%,成为行业微增长下的一抹亮色;2013年上半年青岛啤酒中期净利润增长近4成,占国内啤酒市场份额的近2成,微增长背景下增长强势。另外,在《2013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青岛啤酒更以805.85亿元品牌价值,再次蝉联中国啤酒第一品牌。

  《哈佛商业评论》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数千家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仅找到了10家公司在10年中保持5%的增长,青岛啤酒公司成为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上榜企业,同时也是榜单中历史最悠久的企业。

  细数过往,这家享誉世界的中国啤酒品牌不断用“速度”来演绎它的稳健发展之路:啤酒销量由2002年的297.4万千升增加到2012年的790万千升,同比增长166%;主营业务收入由69.4亿元增加到253亿元,同比增长26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从2.3亿元增长到17.6亿元,同比增长665%;品牌价值从67.1亿元增加到目前的805.85亿元人民币,持续呈现利润增幅高于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幅高于销量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今年8月底,青岛啤酒H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3.9港币,较IPO发行价上涨近22倍,被称为“价值投资的典范”。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表示,从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所诞生的快速消费品品牌,一直到110年后还留存到今天的大概就只有青岛啤酒一家了。青岛啤酒这个品牌在今天来看对于中国的民族工业来讲非常的珍贵,它经历了多次的企业生命周期而依然充满活力。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活标本。

  专注品质是青岛啤酒增长的保障

  质量是根,品质是本。青岛啤酒110年来始终坚持用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完善产品品类,及时、准确的把握消费者需求。正是这种对消费者意见的充分尊重,加之110年的品质信仰与酿酒功力,让青岛啤酒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不断加快。

  几年来,青岛啤酒不断推出高端新品,如青岛啤酒奥古特、逸品纯生,随后又在啤酒行业率先推出醇厚优雅的青岛啤酒黑啤、动感时尚的“炫舞激情”铝瓶、喜庆十足的“鸿运当头”铝瓶,从而来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于啤酒的时尚品味需求,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110年只为酿造好啤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酿酒用的大米必须是脱壳3天之内的新鲜米、生产现场酿造水每隔2小时就得品尝一次、一支酒瓶子要洗30分钟才算合格、输送酒的管道是用啤酒“刷”干净、酒瓶盖和刷瓶水都要品酒师用嘴把关、生产所用的压缩空气都要进行细菌检测……一瓶口味醇正清爽的青岛啤酒背后,一些你所不知道的生产细节比比皆是。

  每一瓶青岛啤酒从酿造到出厂不但要经过品水师、品麦师、品酒师的“三师会审”,还要经过1800道质量检测点,甚至连已经出厂、在市场销售的青岛啤酒,都要定期品评,保证啤酒在货架期内的质量。

  正是凭借高端的酿造技术团队,精益求精的质量要求,保证了青岛啤酒的百年不变的经典品质,让麦香浓郁、口味纯正的青岛啤酒飘香一个多世纪,畅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每一位消费者都在青岛啤酒的陪伴下,激情干杯、开怀畅饮,飞扬的金色液体掩映出每一个消费者欢乐的笑颜,更折射着百年青岛啤酒流淌在血液中对品质的坚守。

  打造文化是确保青岛啤酒活力的源泉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里塔·甘瑟·麦克格莱斯教授在评价10家“稳定增长公司”时认为这些公司至少具备两方面共同特点:“一方面,这些企业是为创意而建。他们通常比竞争对手更早地进入市场,也更善于尝试新做法。它们期待公司每个成员都能提出新想法。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都极其稳定。它们的首席执行官们来自公司内部,公司策略和组织结构可以保持长期统一。这些公司的客户忠诚度很高,企业文化也比较成熟、强大。这些共同特点可能看似矛盾,但正是公司的这种稳定性使创新和稳步增长成为可能。”

  何以实现稳定持续的增长?来自青岛啤酒的答案是,靠成熟强大的企业文化。青岛啤酒认为,企业“做大靠资本、做强靠品牌、做久靠文化”,文化是青岛啤酒最宝贵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青岛啤酒的文化深入骨髓。在工厂里,经常会听到有关对品质文化的朴素理解。新职工入厂时会接受这样一堂“必修课”:徒弟问师傅,刷洗发酵池干净的标准是什么?师傅问,你爹喝啤酒吗?徒弟说,喝。师傅说,那你就照着刷你爹酒壶的标准刷。

  青岛啤酒二厂酿造部制麦工段长张云鸿是从普通操作工成长为“金蓝领”的青岛啤酒人才。他眼中的青岛啤酒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像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舞台。在青岛啤酒,每一位员工不是企业的成本而是宝贵的资本,青岛啤酒不仅成立了企业大学,更是搭建了从实习生到高管的学习和成长平台,帮助员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其实青岛啤酒的文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建立在诚信、和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传统文化的“诚信、和谐”,已成为企业百年来愈沉愈深的精神底色。纵向看,成长初期叫做“好人酿好酒”,计划经济时期是“质量第一,卫生第一”,现在是“为生活创造快乐”,虽然着眼点不一,但“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核心理念却一以贯之。

  横向看,在青岛啤酒的文化理念中,市场观为“永远追求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品牌观为“品牌是和消费者有情有义的沟通”,服务观为“向消费者传达畅饮和快乐”……这无一例外都落脚到以人为本。用青岛啤酒人的话概括:我们的使命是要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包括供应商,乃至于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如今,青岛啤酒已经不只是中国人的青岛啤酒,而成为了中国品牌在世界的一个符号,一个文化代表:在韩国,青岛啤酒的标志和可爱的熊猫一起被华丽地画在运输集装箱上,在韩国人眼中青岛啤酒和大熊猫都是中国的象征;近期刚刚上映的美国大片《速度与激情6》电影中,作为速度与激情化身的,不是高贵的香槟,而是一瓶青岛啤酒。她代表了青春的奔放,速度的较量,激情的引擎;甚至还有美国年轻消费者将青岛啤酒“纯生”商标纹在自己身上,这种对中国文化、中国品牌的认可让人们更进一步的感知到了这股来自东方的激情力量。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