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希望建成继南山之后深圳第二个高校集聚区。图为位于龙岗大运新城的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周游 摄
本月中旬,龙岗区与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度合作座谈会召开,驻深虚拟大学园的39所高校首席代表参加座谈。在会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与龙岗区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今后五年,双方将利用龙岗区在产业、资源、生态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创新资源,全面开展科技合作,推进龙岗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城区建设,实现“高端集聚、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示范城区。
据了解,目前龙岗进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期。龙岗有意打造高端产业载体,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特色学院,建设大学集聚区,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产学研资联盟等创新平台聚集,将龙岗打造成高校集聚区、特色学校集聚区、源头创新集聚区。
趋势
众多国内知名高校有意进驻
据介绍,目前龙岗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龙岗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龙岗区也已成为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华南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12年,龙岗区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98家,超亿元的52家;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18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3.6%,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
记者也注意到,今年以来有不少优质的科技项目有意向落户龙岗:如中国科学院深圳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中心项目工程将落户龙岗中心城区域;位于横岗的深圳大运软件小镇将承接深圳软件园的产业转移,已经有深圳软件园的企业表示会考虑把企业总部迁往大运软件小镇;3D显示产业园区也有望落户龙岗等。
除优质的科技企业外,目前不少国内知名高校也有意进驻龙岗发展。9月13日的座谈会上,清华、北大等驻深虚拟大学园的高校首席代表们表示,龙岗区有很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空间,希望与龙岗加强校区合作,将高校发展介入到龙岗区的转型发展之中,利用自身优势,推动龙岗区科技创新发展。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与龙岗区政府所签订的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也看到这一发展趋势,提出龙岗区政府与市科技创新委将共建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专业园、大型研发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共同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扶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目标
打造“源头创新集聚区”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龙岗区提出了要实现“双高双创”(高端集聚、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因此需要引进创新科技资源,而高校正是重要的创新科技元素。
对此,龙岗区委书记杨洪在日前一次会议上也表示,龙岗有必要引进国内外一些一流的特色学院,引进一些一流的职业学院,并积极引进公共技术平台,如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等,集聚一批人才,让龙岗这个城区有更多的书卷气。
目前龙岗也提出打造“教育强区”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发展高等教育。“龙岗正积极推动深圳市特色学院集聚区落户龙岗,正计划引进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批国内外顶尖大学到龙岗办学。”龙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来自龙岗区教育局的消息是,目前龙岗区政府已经成立了以区长冯现学为组长的“龙岗区特色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将依托大运新城、华为科技城、坪地低碳城、平湖金融基地、宝龙高新产业园、李朗电子商务集聚区等优质产业载体,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低碳技术、显示技术、新材料技术、微电子、金融、城市体育等7个特色学院建设,全力推动深圳特色学院园区落户龙岗,打造深圳东部高等教育集聚区。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不少产业缺乏源头创新,不能掌握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这使得包括深圳企业在内的我国很多企业只能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赚取较少的利润。近年来,深圳市加大了扶持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源头创新的力度,“我们也希望能够吸引一些科研院所进驻龙岗,让这些机构在龙岗开展源头创新,这将有利于提升龙岗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据了解,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一直是个难题。对此,冯现学表示,龙岗将为高校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服务提供一个最为便捷的综合环境,成为高校良好的合作伙伴,“龙岗不仅有空间载体优势,还有转化的宽松氛围和投融资环境,将使更多的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创新在龙岗结出成果。”
难题
配套不完善问题多年未解决
那么龙岗在吸引高校的科研院所进驻龙岗开展科技创新方面具备哪些优势呢?龙岗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龙岗具有空间大、环境优、成本低的优势,在配套环境方面具有“四区一都”(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体育强区、生态强区、休闲之都)的特点。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一些困扰科技创新资源向龙岗转移集聚的“老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入驻宝龙工业区后,发现招员工很困难,有些人基本上待不到两个星期就走了。”一位高校代表“吐槽”道,虽然宝龙工业区号称“智慧城区”,但“没想到吃饭居然成了问题”。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负责人也表示,他听到不少已经进驻龙岗发展的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反映,员工被派驻到龙岗后,上下班是个大问题,“很多企业员工已经在南山安了家,孩子也在南山读书,现在让他两头跑,很辛苦。龙岗能不能创造条件,特别是办一些好点的学校让这些员工把整个家都搬到龙岗来呢?”
记者也注意到,企业、科研院所抱怨龙岗的配套不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以宝龙工业区为例,2009年当时就不少企业反映“吃饭”是个大问题,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四年,仍然听到不少企业向政府反映这个问题。
这实际反映了龙岗产城脱节的现状。“这在龙岗的发展历史上是有教训的,即我们的公共配套建设往往和产业不相配合,如我们当年规划建设了龙岗中心城,医疗、学校、公园等配套建设得相对齐全,但华为科技城、宝龙工业区这样的产业重点区域的公共配套规划建设却滞后很多。”龙岗区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产城融合对于推动龙岗的产业升级显得至关重要。
对此,杨洪表示,龙岗今后一定要按产城融合的理念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要克服“两张皮”现象。他强调说,产业是城区发展的基础,科学的城区规划建设又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集聚作用,龙岗在发展高端产业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区功能布局,提高城区承载能力,以城兴业、以业带城,走“三区融合”(学区、园区、社区)、“三生共赢”(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道路。南方日报记者 凤飞伟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