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正在表演舞蹈。
长者文娱团的老人正在表演舞蹈。
白云区同德街有支长者文娱队 她们一起跳舞锻炼还一起献爱心做义工
白云区同德街有支长者文娱队 她们一起跳舞锻炼还一起献爱心做义工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一名舞者翩然出列,转身间一个下腰劈叉,令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可能你不会想到,这名舞者竟然已年过六旬,而由她领舞的整支舞队,也都是同样年纪的“奶奶级”舞者。
9月29日,这支同德街的长者文娱团队在国庆到来之际,为台下的辖区老人表演舞蹈,同时拉开了广州市白云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为期一个月的“敬老月”活动。
文/记者何瑞琪 实习生成俊
图/记者杨耀烨
长者舞蹈队平均年龄超60岁
一曲《梦里水乡》,她们踏着节奏时而弯腰,时而踮起脚尖,手中的纸伞在空中划过一道又一道弧线。劈叉、转身、走步……她们的舞姿非常轻盈,但更有一分沉稳之美。她们,不是风华正茂的妙龄舞者,而是一群奶奶级的跳舞爱好者。
“最大的已经66岁了。”舞队的创办人之一伍阿姨排练结束后与记者聊起,整支同德街舞队一共有20多名队员,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0岁。
承担舞队舞蹈编排工作的黄老师说,因为舞队队员年纪都比较大,所以在舞蹈编排中都会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
3年前,伍阿姨和黄老师萌发了创办舞队的想法,“因为大家常聚在一起,跳得又很好。就想把大家带出同德街,走向广州。”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她们自己掏钱买道具、买服饰,差不多投了几千元到舞队上,慢慢地组建起了舞队。
当下,市民在广场跳舞的噪音问题引发不少问题,而最早开始,长者舞蹈队也是到城市广场跳“广场舞”,不过现在,同德街长者文娱团队已有了自己的场地。社区服务中心为舞队提供了不少便利,场地、音响、风扇等都让阿姨们有了“用舞之地”。如今3年下来,她们已几乎舞遍了广州市大大小小的舞台。
“奶奶级”舞团心未老做义工
她们不但是社区里靓丽又活跃的一道风景线,还是社区里温暖又贴心的“爱心义工”。
她们陪老人聊天,给老人买水果,逢年过节的时候为老人送去慰问品,整个舞队还给孤寡老人送饭……她们觉得,生活因此而更有意义。
老有所为,方老有所乐。黄老师说,丈夫非常支持自己教社区的长者们跳舞。她和老公曾是交谊舞伴,“他为了让我有时间,还把照顾孙子的重任给揽去了。”而黄老师自己觉得,教学是非常开心而有意义的事。
很多人会认为,舞队无非就是老人们打发时间的娱乐,但其实,她们做的事情并不只是跳舞。闲暇时间,舞队的队员还做起了义工,帮扶社区的孤寡老人、残弱老人。她们说,自己根本不服老,比自己老的人多的是,只要还能够帮助别人,就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她们陪老人们聊天、给老人买水果、逢年过节的时候为老人送去慰问品,整个舞队还给孤寡老人送饭。“我们都指定好啦,你送这一家,我送另外一家。”
黄老师说,当初自己把做义工的想法提出来的时候,队员们表示一致通过。对于这一善举,黄老师很低调,“是队员们给我面子啦。”
长者文娱团带动 老人更开心
长者文娱团队建立,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长者一起加入。伍阿姨说,除了舞队的20多人,整个社区还有30多名长者跟着一起训练,“她们会跟着我们一起做健身操。”还有一些三无、高龄独居、孤寡、和精神病的居家养老长者,他们也很愿意出来看看甚至参与。
老年人的晚年娱乐需求要比想象中强烈。此次在台下观看演出的,很多是白云恒福辖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广州市白云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义工曹敏菁说,她所接触到的三无、高龄独居、孤寡和精神病的居家养老长者,多数心灵都比较脆弱,他们中多半老人无儿无女无老伴,性格比较孤僻,患有精神病的老人常年吃着控制精神疾病的药物,说话和反应都比较慢。但社区有娱乐活动时,他们其实也很愿意出来走走甚至参与。
“许多老人家有一个愿望,想到外面走走,看场大戏。”曹敏菁说,去年她们带老人到南方剧院看大戏,去游荔枝湾涌品尝美食,老人们都非常开心。
据了解,长者文娱团队此次演出拉开了白云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为期一个月的“敬老月”。届时,服务社居家养老服务的约800名对象将享受多项服务,让老人感受祝福和温暖,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