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300年书坊街深藏文墨香

2013年10月01日06:26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300年书坊街深藏文墨香

被重新规划的书坊街增加了很多仿古建筑。

  广州有段古

  广州繁华的惠福东路上有条书坊街,今日的书坊街仿古建筑林立,昔日这里是广州的文化重地,深藏文化底蕴,是当时民间刻书业中心之一,有近300年的历史。晚清时期,广州一度成为全国刻书出版重镇,而这条小街就是当时民间刻书业的中心之一,见证了广东刻书业的黄金时代。改革开放后不久,书坊街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经营观赏鱼的专业街,曾经又以“金鱼街”名噪一时。

  文、图/记者廖靖文

  书坊林立文人汇聚

  书坊街之名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至少在清雍正年间已见于史书记载。所谓“书坊”不仅是指“书店”。古代书坊的业务,起码包括自行编印书籍出售、承接刻印书籍、代销书籍三类业务,可以说集编辑、出版、发行于一身,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出版社了。

  清代,书坊街南面是提督学院,即督学的住所,是管理一省教育的最高衙门。因此,书坊街又称“学院前”或“学院衙前”。由于此处生员、文人来往众多,所以学院门前大路两旁书坊成行成市,刻印销售与科举考试有关的书籍,还有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也招揽文人刻印书籍。文人也常到此寻找合用的书籍或作学术交流。

  晚清时书坊街知名的书坊有:守经堂、艺芳斋、合璧斋、翰元楼、广文堂、启文堂、传经堂、萃经堂、翰芳斋、翰文堂、聚德堂、宝经阁、麟书阁、鸿都阁、聚升堂、润经阁、心简斋、聚英堂等。

  当时广州书坊主人最著名者是骆浩泉,开设登云阁、翰墨园两家书坊,精目录版本之学。骆浩泉退休后继理业务者是马宾甫,也是饱学之士。据说当时书坊街有牌楼,石匾上刻有“书芳街”三字,牌楼毁去,刻有“书芳街”三字的条石曾经铺在书坊街南端的地面上,后来不知哪里去了。

  “金鱼街”名噪一时

  今日广州人要购买观赏鱼,首先会想到芳村的花鸟鱼虫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书坊街曾是名噪一时的珠三角观赏鱼集中地。

  有30多年饲养观赏鱼经历的黄先生说,当时书坊街就陆续经营观赏鱼的店铺,那时候清平路也有一些档口,但以书坊街最为集中。没过几年就成行成市,起初这里只是卖一些平价的金鱼,后来品种越来越多,甚至连贵价的观赏鱼都有得卖。当年大家都觉得买金鱼就一定要到“金鱼街”才够多。

  很多市民即便家里不养鱼,也专门前来欣赏金鱼。“我经常要妈妈带我来这里看金鱼,当时整条街都是卖金鱼的,不少档主把装有金鱼的盆放在门口路上,挑鱼的市民就蹲着,整条街湿漉漉的,却充满了生气。”在教育路居住的陈小姐说。

  最近几年,为了兼顾北京路步行街和惠福东路的发展,书坊街被重新规划。越秀区通过整饰建造了一些仿古建筑,将其进行改造。目前书坊街内已无金鱼售卖,也不见“书坊”影踪,只留下了回忆。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