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黄金周“摘果子”游客乐开怀

2013年10月07日12:45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黄金周“摘果子”游客乐开怀

  本报10月6日讯(记者 齐金钊) “十一”黄金周第6天,短程为主的出游潮如期而至,长线游客陆续返程。6日,烟台纳入预报统计的16个监测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78%、16.4%。

  随着黄金周假期临近尾声,以1-2天短程为主的第二拨出游潮如期而至。不少市民开始选择错开高峰,在城区周边找寻新的休闲旅游去处。

  绿道骑行、帐篷露营、温泉健身,这些新兴的休闲旅游方式正逐步成为国庆旅游黄金周的新亮点和增长点。牟平区黄金周期间推出了“金秋十月、秀美观水”主题摄影大赛、金牌农家菜巡礼、“十一”七天乐生态游等多项节庆活动,尤其是风云林场山间绿道、沁水河、鱼鸟河河滨绿道,每天都吸引近4000名游客前来体验健康骑游乐趣。

  烟台山公园、塔山旅游景区、南山公园、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等市区景点也纷纷推出了许多参与性强、观赏度高的旅游项目,景区内人流涌动、热闹非凡。温泉健身成为近郊游热点,磁山温泉小镇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艾山温泉接待游客1500人次。

  黄金周期间,好客山东烟台休闲汇——2013年“烟台中华名果采摘周”适时启动,以葡萄、苹果、梨、柿子等水果采摘为主题,推出多项特色采摘节。其中包括:张裕酒城风情采摘节、莱阳梨文化节、蓬莱君顶酒庄葡萄采摘节、牟平观水2013苹果文化节、蓬莱马家沟生态园葡萄采摘节、海阳金秋乡村采摘游、栖霞万人苹果采摘游、福山福昊庄园“十一”黄金周农作物采摘活动、招远观马战免费采摘板栗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参与。

  相关链接

  星级饭店租住率 昨天有所下降

  6日,南山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24.8万元;长岛景区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5.2万元;蓬莱极地海洋世界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4万元;蓬莱阁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71.2万元;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0.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0.5万元;栖霞牟氏庄园接待游客0.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8万元;渔人码头鲸鲨馆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7.3万元。

  6日,全市星级饭店客房租住率略有回落,市区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在80%左右。亚细亚大酒店出租率为85%,碧海饭店为81%,金海湾酒店、太平洋大酒店、毓璜顶宾馆和东海宾馆均为80%,华侨宾馆和新闻中心均为75%,虹口大酒店为72%。各县级市主要星级饭店出租率环比下降5%至10%不等。蓬莱八仙居宾馆出租率为95%,莱州新世纪大酒店和栖霞悦心亭宾馆均为80%,招远金城温泉大酒店为70%。

  本报记者 齐金钊

  景区环卫工弯腰次数少了 国庆不文明出游现象减少,专家认为根治得从教育入手

  本报记者 代曼

  “活也不少,但弯腰的次数少了。”10月6日,在南山公园做清洁的志愿者吴玉珍说,游客多垃圾少不了,但都知道往垃圾箱里送了。“十一”黄金周期间,记者到多家景区探访发现,胡乱涂刻、随手丢垃圾等不文明出游现象明显减少,业内人士认为,“文明”入法或对游客起到威慑作用,但想从源头减少不文明行为,还得注重社会教育。

  □现场

  “天然垃圾池”干净了

  “这回湖面挺干净,没那么多竹签子和包装袋了。”10月6日,在南山公园游玩的市民于刚指着人工湖感慨地说,“这回强调文明旅游还真有效果。”于刚就住在南通路上,往年一到假期,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南山公园的人工湖,俨然一个“天然垃圾池”。但今年“十一”,人工湖干净了不少。77岁的宋女士连续多年在南山公园内做环保志愿者,在她看来,“人可一点没少,随处丢垃圾的就少了,沿路走一趟不用弯几次腰。”

  10月3日,蓬莱阁景区接待游客量近3万人次,据景区管理处稽查科科长赵艺桦介绍,“变化很明显,不少游客已经自带垃圾袋放一些食品垃圾了。”

  涂刻减少,游客素质提升

  “垃圾不能乱丢,得放在袋子里,然后扔到垃圾箱。”在景区探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带着孩子出游的家长,都把“文明教育”搬到了旅途中,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家长。

  10月4日,不少游客在蓬莱海滨广场上的八仙过海雕塑前合影,来自江苏的游客吴女士看到有人想爬到雕塑上拍照,就大声地说,“出来玩得注意素质啊。”攀爬游客听后不好意思地走开了。

  “我们这边古建筑多,最怕的就是涂刻,但这两年没有见到游客在景区内乱刻画的。”三仙山·八仙过海景区宣传部负责人姜山介绍,如今,景区在景点破损补修上花的钱越来越少,这与游客素质提升有很大关系。

  □探因

  “文明”入法起约束作用

  “10月份实施的《旅游法》中有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让游客下意识地去规范自身行为。”姜山分析道。

  黄金周到来之前,省国旅烟台分社开了几次导游培训大会,提醒游客文明旅游就成了培训的重点内容。旅行社负责人刘延东说:“中国游客出境游不文明现象屡次被曝光,现在文明出游被写入了旅游合同。”他认为,旅行社对游客的提醒、引导和劝阻在减少不文明出游行为上有很大的作用。

  在提醒文明出游上,烟台不少景区下足了功夫,蓬莱阁景区有一条不成文的员工守则,“景区内的垃圾是人人看见人人捡”。景区管理处稽查科科长赵艺桦解释说:“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带动游客。”

  专家说法

  文明行为得发自内心,从小引导

  “法律起到了约束作用是好事,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要想根治不文明出游,还是得改变意识。”鲁东大学心理学社会学专家刘兆永教授认为,很多不文明旅游现象都是游客不自觉的行为,虽然通过法律惩处或可产生威慑约束作用,但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关注点放在法律之外。

  刘兆永认为,一部《旅游法》不可能完全改变游客不文明旅游的现状,“文明行为是人的习惯,你罚了他不一定能改变习惯,还是得让他从内心觉得这样做不对才行。”刘兆永建议,社会舆论应加强对文明出游的关注,而强化市民文明出游的意识还得通过从小的教育来引导,“家长多做文明行为示范是好事,学校、社会都得拿出行动,文明如果一直用嘴说很难落到实处。”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