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古海岸遗址 隐于七星岗

2013年10月11日07:29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古海岸遗址 隐于七星岗

古海岸遗址招牌目前被杂草遮挡。记者曹景荣摄

  广州有段古

  在广州海珠区石榴岗路,有一处低调的“国宝级”遗迹珍宝——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深入大陆最远(达100公里)的古海岸遗址,是广州历经沧海桑田的见证,在1963年被定为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又被认定为海蚀崖地貌地质遗迹,受最高级别的国家一级保护。

  文/记者廖靖文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位于海珠区石榴岗路与华南快速干线交汇处西北侧,其地貌颇为奇特:山冈的北坡和缓,南坡崖壁则呈额头状,下部山岩凹陷,岩壁下成斜平面台,台面向外下倾,倾角为15°平台后有深0.3米的海蚀瓯穴。这是一种海蚀地貌,由海蚀崖、海蚀洞和海蚀平台三部分组成,它们都是在海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是五六千年前广州古海岸存在的有力证据。表明远古时代南海水域的边缘深入到珠江三角洲的北部。地理学家将它命名为古海蚀崖。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是在1937年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吴尚时发现的。它突破了世界古海岸线与今天海岸线宽度最大值为50公里的说法。

  在此之前,地理学家们普遍将意大利距今海岸50公里的波河海蚀遗迹视为海面从大陆退出的最大里程。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距今海岸100公里以上,是原来说法的一倍。由此国内外的地理学家认为,七星岗古海遗迹完全称得上是“世界级”和“国宝级”的海蚀遗迹。1963年,广州市政府将遗迹列为第一批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围墙保护,后又建亭立碑纪念。这是广州沧海桑田的见证,对研究广州地区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遗迹公园修建有望启动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周围的大片农田现已被厂房等包围。现场荒草丛生,镶嵌围墙上的“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海岸遗址”的石碑完全被荒草所遮盖。尽管古海岸遗址就在路边不远处,但由于没有任何标识,人们即使从路边经过,也很难知道这里就是遗迹所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平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为教授等曾多次呼吁要重视和保护遗迹: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是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可的海陆变迁标志,是广州沧海桑田的见证,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财产,有无可替代的学术、科普教育价值;由于海蚀崖主要为构造比较疏松的白垩纪红砂系砾岩,除风化破坏外,荒草的根系作用更易破坏岩石。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的情况下,已有不少剥离石头滚落下来,最大的足有一吨重。

  从2006年开始,广州市、海珠区就曾多次提出要在古海岸遗址及周边修建遗址公园的设想,并多次制定了时间表,但是一直都未曾付诸行动,搁置多年。去年,海珠区委、区政府多次明确了要启动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公园的建设。据介绍,公园一期主要是对遗迹前面的空地进行整治,建成广场,并将遗址和周边的绿化进行整理优化,修建好园道,方便游客前来参观。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