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贸中心全景。
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三栋中心园一角。
华贸天地人气越来越旺。
今年,惠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确立了惠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战略路径,全面吹响了“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进军号角,也打响了惠城区为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发挥排头兵作用而奋斗的战役。
惠城区提出,将努力实现GDP今年达到500亿元、明年达到580亿元、2017年力争达到1000亿元,提前实现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区的地位优势和作用?惠城区提出,依托楼宇经济打造三宜中心区。
撰文:卢慧 通讯员 邹壮新 陈美君
图片由惠城区提供
■楼宇经济
繁荣中的经济增长亮点
放眼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惠州市区,富力国际中心、华贸大厦、双子星大厦、大隆大厦、德威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地标,更成为承载集聚经济力量的新型经济形态,谓之楼宇经济。作为惠州市城市中心区,近年来,惠城区立足区位优势和商贸资源优势,加快楼宇经济的发展,并逐渐上升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惠城区重点培育的68栋商务商贸楼宇,进驻企业达1800多家,实现税收40多亿元。
“立起来的开发区”渐成气候
楼宇经济是以商务商贸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等形式引进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发展,突出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于惠州市中心城区的惠城区来说,发展楼宇经济好似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对破解土地瓶颈,集聚经济要素,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位于惠州江北18号小区,惠州市政府左侧的德威大厦正是惠城区商务型楼宇经济的新锐代表,它坐落在惠州大桥与东江大桥枢纽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公共设施配套齐全。2008年7月,德威大厦交付使用后,南方报业、浦发银行、东莞银行、巨奥电梯等60多家有实力的知名企业陆续进驻,使得大厦的使用面积比达86%。在完善的硬件配备以及由国家二级物业管理资质的德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优质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之下,每年的客户意见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超过98%。目前,更多企事业单位正争相入驻德威大厦,今年年底德威大厦的入驻率有望达到95%以上。
“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惠城区重点培育的亿元以上规模楼宇68栋,其中引进的知名企业真维斯、富绅、祯州集团等约540家,年创造税收20多个亿。
放眼楼宇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华贸、保利达、佳兆业、新红升、中洲、港惠、意生、赛格假日、富力、吉之岛等1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加快建成完善中,在与城市和产业发展、市政和交通配套相协调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将实现最大化。
楼宇经济在惠城区如此欣欣向荣,与多重区域优势是分不开的。
一方面,惠城区区位优势明显,作为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能最大限度享受城市道路、交通、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还能共享城市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可以说,作为城市中心区,惠城区享有惠州市最佳的城市配套,是资源最集中的区域。
另一方面,作为惠州最大的商贸中心区,近年来,惠城区高度重视对珠三角“深莞惠”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的商贸服务工作和区域物流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了惠州市农产品配送中心、金泽物流园、义乌小商品城等一批大型流通企业。2012年,惠城区商贸物流业实现总产值118.5亿元,占全市商贸物流业41.4%,具备突出的区域商贸流通优势。
第三,作为惠州重要的金融中心区,惠城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共108家,从业人员达到1.3万多人,为惠州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尤其为楼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融通资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当前,惠城区在建商务楼宇15栋,建筑面积95.3万平方米,拟引进200多家金融型、研发型、总部型企业,包括荷兰喜威、荷兰壳牌、广州银行、南粤银行、华润银行等一批项目有签约或意向投资惠城,惠城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优势十分明显。
■园区建设
平台上的经济发展核动力
2013年,惠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到2017年惠州市GDP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0万元,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提前实现“两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围绕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总目标总任务,惠城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施“建平台、立产业、壮区域、兴企业、引人才、惠民生”等“六个加快发展计划”“六大计划”,这其中位于首位的“建平台”计划的重要内容,就是要立足园区构建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区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强区”战略。
新引进工业项目一律进园区
工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而园区是承载工业项目、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惠城区提出,新引进工业项目一律进园区,以做大工业总量。
今年以来,惠城区着重加大投入力度,按“八通一平”标准完成了区高新科技产业园三栋中心园一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已与浦发银签订了融资协议,并正在推进1500亩工业用地的盘整工作。接下来,还将以三栋中心园区为龙头,高标准抓好二期3.25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努力将高新园打造成为“集约、创新、生态”省级综合性科技产业园区,力争到2017年,三栋中心园新建成面积4平方公里,年产值达200亿元;高新园区新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在此基础上,惠城区以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依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强电子信息、汽车电气、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以小金口、水口、三栋、汝湖片区为重点,打造高端新型电子产业带;以小金口、汝湖为重点,以汽车配件、机械、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及其他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等为主导,推广应用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打造汽车电气制造集聚;以水口、江北为重点,重点培育真维斯、富绅、小当唛、世纪海洋、金童子等自有品牌,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力争到2017年,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纺织服装等领域打造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3个以上,实现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以上。
特色园区彰显惠城优势
2012年初,惠城区整合过去零散的工业区,将三栋数码工业园、小金口高新科技产业园、水口民营工业园、马安工业园、横沥工业园,组建成立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即“1+4”工业园区。惠城区高新科技园总规划约41.91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90家,规模以上105家,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
在此基础上,惠城区大力实施“1+4+5”园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5个特色园区建设进程。其中,惠城商贸园区要打造成多行业、多功能的国际化“一站式”商品及原材料商贸物流平台;小金口物流园区要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的现代化物流园区;水口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要打造成集生产、加工、展示、设计、研发于一体的集约集群产业园区;河南岸生物制药产业基地要打造成集中药、生物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的研发、制造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马安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将引进深圳华大基因技术优势,打造成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科普培训、新农村建设及旅游休闲等四大基本功能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政务服务
高效的后台支撑保障
作为惠州市政府所在地,惠城区囊括惠州市直职能部门所有办公地点,辖区范围内惠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以及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均可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同时,惠城区网上办事大厅提供超九成事项可网上办理的高效模式,为惠城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撑保障。而在政府服务的软件上,惠城招商人主动走进企业,以“门诊式”面对面,零距离倾听企业声音,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超九成事项可网上办理
在惠城区建立的“注册易”网络平台,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大幅压缩,前置事项平均办结时限由26天压缩到3.9天,有效地提升了行政审批效能。
而更多为方便企业、群众办理业务的网络办理模式,在惠城区网上办事大厅上得以实现。截至7月底,惠城区网上办事大厅可实现服务事项共计615项,纳入率超九成,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81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09项,社会公共服务事项125项。需在网上办事的单位、企业或个人,通过登录惠城区政府网和天鹅城网,即可了解具体网上服务项目。
与此同时,惠城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其内有78家部门(单位)的142个办事窗口,不仅实现了政府服务一站式,还承诺相关业务的办结时限比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缩短一半以上。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同时与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对接,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内设置自助网办区,不仅有四台自助扫描上传资料的设备供市民使用,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指导协助使用,为市民今后足不出户网办各项事宜过渡引导,大大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办理效率。
今年年底前,惠城区将实现90%的审批事项、80%的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以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时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将分别缩短到33个和46个工作日以内。
“三个一百”面对面解难题
今年年初,惠城区提出开展“三个一百行动”,即走访一百家以上企业,帮企业解决一百个以上问题,在走访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挖掘出一百条以上商机。同时,惠城区实施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区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带着政府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诚意和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心,主动走进企业,采取“门诊式”面对面,零距离倾听企业声音,对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全面梳理,通过采取现场办公、专题研究等形式,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同时,一系列优惠政策也体现着惠城区找商人对于优秀企业和人才的温情关怀,如对新引进、新培育的总部经济,惠城区将按一定比例返回其当年税收的一部分,将和楼宇物业管理公司进行联合招商,对引进的大企业、优质企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还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未来,骨干企业服务体系也将构建完成,实现为产值3亿以上的骨干企业解决员工子女就读问题。
■惠城投资环境优势一览
惠城区作为惠州市政府所在地,是惠州乃至整个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辖桥东、桥西、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小金口、水口8个街道办事处和汝湖、马安、三栋、横沥、芦洲5个镇。全区总面积11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7万。
区位优越
惠城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翼,毗邻深圳、香港,南临南海大亚湾,西连广州、东莞,与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相依。
惠城区交通便捷,惠深、广惠、深河等高速公路纵横交织。广州国际机场和深圳国际机场均在惠城区设立候机楼。随着潮莞高速公路惠州段和深惠沿海高速公路的投入使用,莞惠城际、深惠城际轨道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深莞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正在形成。
生态宜居
惠城区坐拥一山(高榜山)、两江(东江、西枝江)、五湖(西湖、红花湖、白鹭湖、木墩湖、金山湖)的山江湖景观体系,还为惠城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足的淡水资源。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惠城区迅速聚集了一批国内一流的房地产开发商,一批高品质的社区楼盘快速崛起,以“山水组合、低密度、社区化”为标志的人居环境质量在珠三角各市中居于前列,“生态惠城、宜居典范”的品牌日益显现。
配套完善
惠城区生活环境优美,市政配套完善,东江公园、市民乐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和丰渚园、朝京门等一批城市休闲景观为惠城区增添了光彩,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奥林匹克体育馆等现代化场馆均坐落在惠城。
惠城区文化教育先进,城乡医疗卫生网络齐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外国语学校、大型医院、星级酒店、商厦及各类高档娱乐休闲场所遍布城区,区内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服务高效
惠城区是惠州市政府所在地,市直职能部门办公地点均设在区内。惠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以及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可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其内有78家部门(单位)的142个办事窗口,中心承诺的办结时限比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缩短一半以上。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