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当兵不当“宾” 蹲连解兵难(国防视线·聚焦“当兵蹲连”系列报道⑤)

2013年10月13日03: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当兵不当“宾” 蹲连解兵难(国防视线·聚焦“当兵蹲连”系列报道⑤)

兰空某旅政委闫海平(前二)当兵蹲连期间利用训练间隙与战士一起拔河比赛。

  田文朝摄

  核心阅读

  兰空导弹某旅是空军驻疆的一支重要地面防空作战部队,担负着维护边疆地区稳定的重要责任,他们始终坚持“岗位就是战位、值班就是打仗、开机就是战斗”,扎根边疆、锐意进取,锻造了一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天山利剑”,时刻守卫着祖国西北边疆的空防安全。

  今年以来,该旅领导和机关干部俯下身子接地气、深入基层察实情,在与官兵同甘共苦中去官气、蓄底气,体兵味、察兵情,学兵智、解兵难,不断融洽官兵关系,改进工作指导,增强部队凝聚力,实现领导机关和基层官兵“双受益”。空军某基地政委李峰介绍,今年以来,所属部队已组织459名团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对228个基层单位及分散小点进行了全覆盖蹲点帮带。

  【俯身融入】

  去“官气”,接“地气”

  “政委刚一上任就来到我们营,和战士们同吃同住。白天,一起出操训练;晚上,和营连干部、战士谈心,没有一点官架子。”见到记者,某营教导员杨德科说起了旅政委闫海平的“不同寻常”:年初到任不久,就转身扎到基层部队蹲点。该营原本在招待所安排了单间,但让他一句“战士咋住我咋住,战士咋吃我咋吃”给顶了回来,一下车就直奔四连宿舍住下来。

  今年以来,该旅要求当兵蹲连干部按照“深入了解基层、密切官兵关系、解决实际困难、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能力素质、提高指导水平”的思路,主动参加日常训练、执勤、教育,还着重完成“一次座谈讨论、一次集体活动、一次骨干培训”等10项工作,在与官兵同甘共苦中真正融入基层。

  听说政委来连队蹲点,战士们个个打起了精神提防着。但闫政委每到一处蹲点,都主动下阵地、出早操,与官兵拉家常,大家从刚开始见了躲,到后来主动找他谈心,谈对连队工作的意见建议。他说:“身子俯得越低,越能闻到泥土的芬芳。领导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才能与战士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一次晚饭后,闫政委与几名战士散步聊天时发现,个别官兵乐观地认为部队地处市区安全环境较好,官兵自我防护能力较强,执勤中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警惕。

  “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就怕不知道错在哪!”晚点名时,闫政委开门见山指出警卫执勤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驻地敌社情对官兵进行了随机教育。针对专业警卫力量薄弱、人员思想活跃、警卫目标和自身防范任务重的实际,他把掌控官兵思想、提高自身防范,确保警卫目标安全作为重点,经常提醒连队干部关注哨位安全,检修维护安防设施。

  最近,某营一连指导员喻勇感觉工作豁然开朗。小喻上任不到一年,工作热情高,急于改变连队面貌,但由于经验欠缺、方法不对头,连队建设始终原地踏步,他一度打起了“退堂鼓”。闫政委到连队蹲点时发现小喻存在“用电脑多、用大脑少”的问题,对连队特点把握不准。他专门召集连队支委开会分析单位建设形势、梳理存在问题,结合切身经历传授工作方法,让小喻重新找到了自信。

  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收获。闫政委深有感触地说:“当兵蹲连是情感的回归、本色的回归。坐坐战士的马扎、闻闻战士的汗味、端端战士的饭碗、睡睡战士的床铺,真心实意地关心战士,自己才会成为与战士彼此关心的‘一家人’。”

  【一线督导】

  从严要求,从难训练

  “耗弹两发,全部命中目标!”今年6月底,当语音系统传来旅长余洪生铿锵有力的声音时,在某靶场执行实弹射击任务的某营官兵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击掌庆贺。

  指控车上,营长韩忠德激动地说:“多亏余旅长手把手地帮带,让我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原来,在实弹打靶前的一次针对性训练中,该营雷达指控车跟踪目标不稳定,影响射击精度。这让本来信心满满的官兵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时间查不出的问题故障就像“拦路虎”,韩营长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正在该营蹲点指导的旅长余洪生来到训练场。他召集全营战勤人员现场动员,激励大家鼓起勇气面对挫折。韩营长说:“当时旅长的嗓子都喊哑了,听着他的鼓励,我们一下子找回了自信!”随后,余旅长带领战勤骨干、技术人员爬上兵器车,一个部位一个部位排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验证,经过数小时的摸排,终于发现问题并排除故障。第二天的实弹射击,两发两中一举击落目标。

  “部队的中心任务是训练打仗,地空导弹部队的特点是全营一杆枪,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领导和机关干部当兵蹲连只有针对这些特点,指导营连破解训练难题,扫除战斗力建设中的‘拦路虎’,才能带领官兵自觉融入强军实践。”余旅长告诉记者。

  “处置不明空情程序是什么?指挥员应该怎么办?”7月的一天,余旅长到某营蹲点,一下车直奔营指挥所,余旅长随即向当日指挥员、值班参谋一一发问,并现场打分排名,着实让大家惊了一身汗。紧接着,余旅长专门从作战训练的目的意义给所有战勤人员上了一课。旅司令部作侦科科长徐天相说:“旅长在当兵蹲连中突出纠治战勤人员存在的训练程序不清、指挥口令不规范的问题,提高了训练效益,这样蹲连指导才最有实效。”

  从严要求、从难训练,是余旅长下基层检查指导一贯坚持的原则。前不久,他在某营跟班训练时发现制导站操作号手存在孤僻动作影响跟踪效果,带来安全隐患,当场叫停训练,指出存在问题,并亲自示范操作,给大家讲解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彻底纠正了存在的问题。

  作风硬不硬,细节见真功。余旅长告诉记者:“走向基层、走到官兵中间,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新知、矫正思维,但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深入一线,才会真正发现基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主动作为】

  当好“指导员”,干好“服务员”

  旅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夏忠喜没有想到,自己为基层官兵解决的一个小难题居然让战士们备受感动,还获得了“为兵服务好大哥”的雅称。

  夏干事当兵的单位刚搬入新营区,部队硬件设施不完善,文体器材缺乏,长时间紧张的战备训练容易让战士们产生烦躁情绪。“好无聊啊,要是能听听音乐、娱乐娱乐就好了!”夏干事无意间听到同宿舍战士的感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夏干事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找到营连干部,搜集收音机、音响等设备组装了一套营区广播系统,休息时间为官兵播报新闻、播放音乐。同时,带领战士们在空地上搭建起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业余时间组织对抗比赛,丰富官兵文化生活,战士们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夏忠喜告诉记者:“基层是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机关干部当兵蹲连不搞服务帮带就是失职,服务帮带不到位就是不称职,服务帮带不好又起副作用就是渎职。”

  既当“指导员”,又当“服务员”,是该旅领导和机关干部当兵蹲连的真实写照。

  旅司令部军训科参谋马海鑫下连当兵时,恰逢该营外出驻训,他便打起背包和战士们一起奔赴驻训点,开始睡着硬板床伴着飞机的轰鸣声入睡的驻训生活。

  驻训期间,正是当地天气最热、风沙最大的季节。马参谋发现由于气象环境影响,营连的训练计划往往容易被打乱,训练不系统导致质量效益不高,战士们也被熬得疲惫不堪。针对这些问题,他指导营连探索了“风沙大了训理论,天气炎热多夜训,飞机飞行重点训”的训练模式,让训练计划与驻地环境相适应,提高了训练效益,检验了不同条件下的战法训法。

  “机关干部下连当兵不能当‘宾’,要为连队建设出谋划策,更要为官兵搞好服务。”马海鑫告诉记者,当兵期间,他所在连队干部在位少,领导力量薄弱,他就主动担当起连队领导和战士沟通的“桥梁”,想方设法帮助战士解决难题,针对天气炎热官兵容易中暑的问题,他建议营连不定时供应绿豆汤、菊花茶,协调搭建了防暑防寒的岗哨亭,将岗哨从2个小时一岗调整到1.5小时一岗,战士们亲切地称呼他“马老哥”。

  给基层留下好口碑,给战士树起好榜样,与基层官兵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沟通,加深了机关干部对官兵的感情,对基层的感触,对工作的感悟。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靳新下连当兵期间,结合连队驻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实际,组织召开支部安全形势分析会,梳理出8类16项问题隐患,明确责任人逐一进行整改,并以营门遭袭、装备兵器遭毁等突发情况为重点,指导连队修改完善应急行动方案,组织防护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突能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