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李昆武的成功经验:多翻翻三十年前的“小人书”

2013年10月15日14:40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李昆武的成功经验:多翻翻三十年前的“小人书”

作者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市长

  法国布卢瓦市市长与作者

  作者与法国勒芒市市长在签售现场

在巴黎国际书展上法国国家电台对作者进行实况专场采访转播

《小李老李》各国出版的版本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郝婧羽

  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58岁的李昆武凭借这部长篇自传体漫画,获得了中国漫画领域的最高奖项——2013中国国际漫画节金龙奖组委会特设大奖“中国漫画大奖”。多位漫画界的行家说,从这部漫画里看到了作者的真诚,这不仅是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同时也反映了国家的一段历史。在获奖消息传出之际,羊城晚报记者对李昆武进行了专访。

  《小李老李》曾在中国遭拒绝

  羊城晚报:我们知道,这部自传体漫画是您和法国友人欧励行合作写成,最开始在法国出版,为什么最开始是在法国出版?

  李昆武:2005年,一个中法漫画交流会在北京举办,我去了,与法国达高出版社负责人见面,他认为我的个人经历很有意思。建议我来完成,而不是与欧力行先生去做原先我们俩设定的另一本《马可波罗在中国》。就这样,古代的马可波罗让位于今天的“小李老李”,所以最开始也是在法国出版。其实当时我也找过中国的出版社,但是他们不愿意出,因为他们只见过蔡志忠、朱德庸这种画法,没见过我这种画法,所以他们拒绝了我,说这本书老外会比较感兴趣,因为讲的全是中国的故事,但是在中国不会有市场,我觉得很失落。

  外国人最喜欢看其中的什么?

  羊城晚报:《小李老李》获得了多项国际漫画大奖,包括荣获“比利时漫画中心2010年度最具代表性作品”、“2010年度法国圣马洛图书展最受读者欢迎奖”、“布卢瓦历史会晤文化节2010年度最佳历史类漫画奖”,成为亚洲国家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漫画家;还入围了“2010年度昂古莱姆国际漫画大奖”。最近美国最大的艾斯纳漫画奖2013年度评选也有消息传出,《小李老李》获最佳“亚洲故事”和最佳“社会题材”两项提名,据说这是该奖有史以来首次有中国人入围,打破了过去多年由日本漫画家垄断的局面。你觉得外国人最喜欢看的是其中的什么?

  李昆武:原来我总以为所有西方人都是老盯着“文化大革命”、“饿肚子”这些东西,似乎在猎奇,抠伤疤,但慢慢我知道,其实他们对这些早就没了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中国会变得这么快?这么大?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越看越不懂,越不懂就越想懂,我第二次去法国、比利时,参加第一本书的首发式,那是2009年,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沟通更广泛,签售遇到的一个读者是位胖胖的老先生,他对我说他很喜欢这本书,他要拿去找中国驻比利时大使讨论。我正有些疑惑,旁边有人告诉我,他是布鲁塞尔的市长。

  ,

  外国人不重视谁写谁画,只看重故事本身

  羊城晚报:人们会感到好奇,这部自传体漫画是您和法国友人欧励行合作完成,它在西方国家这么受欢迎,会不会和欧励行有关?

  李昆武:我们的合作是这样的:我回忆我的经历,然后我们两个商量,共同思考如何取舍,如何进行艺术加工,比如说吃饭这件事,中国人觉得这是很小的事情,但是西方人却认为这个生活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再比如说周围的景色,中国人觉得很平常,但是西方人会特别强化,所以整部书出来以后,你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时代感。但是,它在西方国家这么受欢迎,是不是因为有欧励行的存在?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拿不准但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影响很小。因为后来我和欧励行分开之后,我还继续创作了《春秀》等几本书,这些书所产生的影响一点也不比《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弱,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西方人一点都不介意谁写谁画,他们只注重故事本身。

  除了香蕉,我们还有苹果

  羊城晚报:能谈谈这部书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吗?

  李昆武: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和人们以往看到的漫画不一样,我希望通过这部书能给读者一点启迪,让读者知道中国漫画,除了日本漫画那样的风格之外,还有这样的风格、造型、故事,等于说我们除了吃香蕉,还能吃苹果。现在这本书已经有12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已经很能说明问题。现在中国的美术教育有两个矛盾,一个是一说到漫画,就是日本漫画好;另一个是中国的美术教育完全把绘画的本质给扼杀了,把绘画教育完全变成了应试教育。

  画漫画,多翻三十年前的“小人书”

  羊城晚报:您在国际上取得了重大成就,那么您走的这条路,也适合其他的中国漫画家走吗?

  李昆武:我想说两点建议。第一个建议是给年轻的漫画家朋友的,他们的作品让我感到惊讶,画得非常好,比我与他们同龄时好得太多,但与此同时有个现象,我年轻时的画被前辈指点为“壶肚装饺子,口太小,倒不出来”而现在的年轻画家很多是“壶肚装绿豆,口显大,没得倒”。我的意思是说要注意对生活的体验,应该有积累,有思考,有些东西光靠网络信息是不解决问题的。

  第二个建议是给一些家长朋友。近年来,我越来越多地被家长们问起所谓“成功经验”,我知道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情,不过我想说所谓捷径是没有的,硬要有的话,那我建议让孩子去多翻一点三十年前的“小人书”,也就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连环画,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日漫”以外,还有另一种能震撼心灵的精神产品,它的绘制无比精美,无比深刻。让孩子试着品味另一种营养。假若他们的孩子感兴趣了,拿起笔来临摹了、创作了……那么,我倒觉得也许是一条成功之道。

  不喜欢把作者当娱乐明星的浮躁氛围

  羊城晚报:国内和国外的读者让您感觉一样吗?

  李昆武:不一样。中国的签售会,有点像对待明星一样,大家争先恐后,拉横幅、喊口号,但是你问他最喜欢书的什么内容,他们可能会说不知道。外国的读者不是这样,他们大老远地过来,很安静地排队,很安静地等你签名,看你画画,从头到尾不会有一点噪音。如果你有空,还会会和你交流一下他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对哪一章印象最深。我不喜欢中国读者把作者等同于娱乐明星这样的浮躁做法。

  了解过去,会让你明白现在

  羊城晚报:曾经国内的出版社质疑这本书,说这本书只有外国人感兴趣,中国人并不会有兴趣去读。对此您怎么认为?

  李昆武:这本书就像自己带的孩子,你知道他是怎么回事,所以我自己很清楚,中国读者需要这本书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老外,因为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并不了解中国的过去。我希望同龄人通过这本书不要忘记过去,年轻人通过这本书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找到自己。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比财富,大家的经历放在一起,就是社会的财富。一说到过去,年轻人就会觉得“你们老一套又来了”,但其实,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了解过去,会让你更加明白现在。

  人物档案

  姓名:李昆武

  出生:1955年

  出生地:昆明

  代表作品:《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逍遥游》、《边疆风情录》等。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