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旱坑桥坍塌事故原因昨公布

2013年10月18日09:32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旱坑桥坍塌事故原因昨公布

  《惠东94米大桥垮塌70米》新闻追踪

  南方日报讯 (记者/罗锐 见习记者/周欢 通讯员/张石坚)位于白盆珠水库边缘的旱坑桥本月7日晚间突然发生坍塌,造成省道356线中断。旱坑桥垮塌后,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组织省内公路桥梁专家分析鉴定桥梁坍塌原因。昨日,桥梁坍塌原因初步评估意见公布,桥梁垮塌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尤特”、“天兔”、“潭美”等强台风带来的特大洪灾导致桥梁1#基础及桥墩突然失稳,是桥梁坍塌的主要原因。旱坑桥建于1983年7月,采用上世纪七十年代设计标准,桥梁位于白盆珠水库库区“V”形深谷,桥墩基础采用浅埋的扩大基础,因此桥梁基础抵抗洪水冲刷、浸蚀等自然灾害能力较低。桥梁建成后,水库水位变化频繁且水位差较大,在水库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地基稳定性和抗灾能力进一步下降。今年8月至10月“尤特”、“天兔”、“潭美”强台风带来的特大洪灾,加速对桥梁基础的冲刷、淘空,最终导致1#基础及桥墩突然失稳,桥梁垮塌。

  二是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影响。旱坑桥所处地区石材、瓷泥、稀土、木材等资源丰富,途经该路段运载白泥、大型花岗岩石、木材等的超限超载车辆较多,近两年来尤为严重。重车实际荷载远超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桥梁设计荷载标准,特别是“8·16”洪灾后,省道356线红卫桥实行了交通管制,导致开往汕尾市的重车亦绕行通过旱坑桥。在突增超重车辆的作用下,加剧对桥梁的破坏,进一步导致承载力下降。

  受省道356线白盆珠镇旱坑大桥坍塌影响,惠东县城通往山区乡镇高潭、马山、宝口一带的客运班车一度停运,给当地百姓出行造成不便。记者昨日从惠东县汽车客运总站获悉,塌桥附近便道已修通,往返高马宝的班车今日上午正式恢复通行。

  记者还了解到,因旱坑桥坍塌连车带人一同坠水的两名受伤青年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和进一步观察,所幸已无大碍。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