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社区里学捏寿桃孝敬老人

2013年10月18日12:37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社区里学捏寿桃孝敬老人

部分小记者展示当日亲手做的面塑。

  本报10月17日讯(记者 许君丽) 今年10月是第4个全国敬老月,12日,本报小记者走进环翠区前进社区,和面点师傅一起学做寿桃等面塑,送给老人表达祝福。

  当日上午,小记者们准时集合后,步行来到环翠区前进社区。此时,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面板和做面点的工具。当天,教小记者们做面点的老师,是来自金谷食品的丛培娟和周秀兰两位面点师傅。

  在简单的介绍了重阳节的习俗后,她们开始拿出红红绿绿的发好的面团,开始教小记者做面点。说到重阳节,首先想到的是孝道和长寿。丛培娟先给小记者们做了一个寿桃。只见她先把面做成了一个桃子的形状,然后用牙签在桃子身上划了一条印,使它在外观上更像一个桃子。随后要加绿叶陪衬,丛培娟又拿起绿色的面团,捏成桃叶的形状,沾点水,粘在“桃子”上。然后又用粉色的面团搓成细条,在“桃子”上粘成寿字,这样,一个寓意长寿的寿桃就做好了。

  接着,应小记者们的要求,面点师傅开始做石榴、十二生肖等造型的面点。两位面点师傅的手很巧,看似简单的揉揉捏捏,活泼的老鼠、威风的老虎、淘气的小猴、威武的盘龙……一个个生肖面点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小记者的眼前。

  捏老鼠的时候,丛培娟在尾巴的地方用剪刀一剪,然后用手搓成细细的,卷在屁股后面。剪四只脚的时候,要从头往后剪,要不脚就长反了。老鼠的额头还戴上一朵红色的小花,样子很活泼。老虎最明显的是额头有“王”字,而且屁股也很大,有句俗话说得好,“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做小猴子的时候,丛培娟在上面剪了很多下,“我们叫这个是蓑衣,像猴子身上的毛一样。”为了让小猴子活灵活现,她还专门用红色的面捏了一顶小帽子,盘腿坐着的小猴子让很多小记者爱不释手。丛培娟说,金谷食品的面点师傅人人都会做面属,做大面属要提前用一斤半的面发面,做好之后要蒸一个多小时才能好。

  小记者刘怡含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跟面点师傅学做寿桃,成品似模似样,很多小记者都很羡慕她的手巧。小记者解家鸣则是个奇思妙想的小男孩,他先把面揉成条,简单捏几下,然后卷在一起,看起来像蜗牛一样。之后,他就开始自己琢磨,把面一点一点捏成各种形状的炮弹,玩性十足。

  当日,小记者的家长们也参与到活动中。一位家长发现,无论怎么揉,面的表面都不是很光滑。“把面用手撕,然后揉到一起就好很多,因为面放的时间长了单纯的揉,面团容易坑坑洼洼。”周秀兰传授着经验。

  活动期间,小记者们想做什么,两位面点师傅都能满足,一边做一边教。听说小记者吴昭彤属狗,丛培娟还特意为她做了一只小狗,送给她。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都很高兴,把当日的作品珍而重之地带回家,有的留作纪念,有的要送给老人表达自己的祝福。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