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达州:留守老人成陪读英雄 痛批李双江教子无方

2013年10月21日11: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达州:留守老人成陪读英雄 痛批李双江教子无方

柏爷爷曾在这里陪读五年

  他是一名年逾花甲的农村留守老人,为了践行对儿子“你在外安心打工,我在家一定把孙子培养成材”的诺言,从孙子上初二时就开始陪读,直到把孙子送进重点大学。在陪读的那所学校,他因“多管闲事、既监督学生也监督教师”而成为陪读英雄,被师生们送上“陪读校长”的绰号。对于自己的陪读生活,他认为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值得很多留守家庭学习。”在接受采访时,他还痛批李双江教子无方,“是一个家庭教育严重失败的人。”

  “我们学校有一位陪读校长”

  10月16日,记者在一名网友的QQ空间看到他在一篇回忆母校达县中学的日志里写道:“母校有一位陪读校长柏爷爷。他给我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让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感恩,他的故事必将影响我的一生。”

  柏爷爷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位网友没有详述。记者致电一位达县中学的熟人,她回应说:“柏爷爷是陪孙子读书的,陪了好多年了,在我们学校知名度很高,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他几乎每天都早早的到我们教师办公室,监督我们的工作。”

  当日下午,记者前往该校采访。听记者说明来意,一名保安一下子笑了:“这个老头确实很有意思,我们都把他叫柏校长。”

  “你找柏校长哦?我马上给他打电话!”达县中学办公室副主任冉隆涛显然和柏爷爷很熟悉,“他孙子叫柏春旭,品学兼优,今年已经从我们学校考走了,但我还是会经常在校园里见到柏校长。”

  等了不到十分钟,一位戴着尼龙帽子的农民模样的老人走进办公室。“他就是柏校长。”冉隆涛介绍说。

  柏爷爷对“柏校长”这个称呼似乎已经适应了,他微笑着和记者握手,并招呼记者坐下喝水。

  为了践行对儿子的承诺而陪读

  柏爷爷名叫柏子祥,是达州市达川区马家乡沙坝村人,今年64岁。

  “我是个农民,没读多少书,但是爱看电视,所以长了些见识。”柏爷爷告诉记者,“我是为大儿子的娃娃到这个学校陪读的。”

  柏爷爷有三个儿子,柏春旭是他大儿子柏中尉的儿子。柏春旭生于1995年,自幼父母离异。

  “我的儿子媳妇都在外面打工,柏中尉再婚后去了浙江,在一家印刷厂上班。我叫他各家在外面安心挣钱,我一定把柏春旭培养成材。”

  柏爷爷说,之所以对柏春旭特别疼爱,主要原因是“他父母离婚了,我当爷爷的不能让他受苦。”

  “不受苦,就是不挨冷不挨饿。”柏爷爷说。

  柏春旭小学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被达县中学录取,但初一时成绩并不理想。“没人管,他一天不好好学习,很贪玩。”

  “他成绩不好,我咋给他爸爸交差?再说了,成绩不好倒也没多大关系,但一个农村娃到城里读书,万一学坏了咋办?”柏爷爷说,他对自己的儿孙最基本的要求是“成绩可以不好,但人不能学坏。”

  由于给儿子夸下了“我一定把柏春旭培养成材”的海口,柏爷爷决定到达县中学陪读。

  2008年秋季,他在达县中学附近租了房子,开始了长达5年的陪读生活。

  孙子最初坚决抗拒后来引以为荣

  进城陪读,柏爷爷每天都会到孙子所在班级门外转上几圈。“他上课,我不打扰他;他下课,我远远的盯着。我和他的任课教师都成了熟人,随时可以了解他的情况,看到他做的作业。”

  柏爷爷承认,他看不懂柏春旭的作业,“但是看得懂老师划的√或X以及给的分数。”

  爷爷如此严管,柏春旭最初非常抗拒。“说实话,我最初肯定很抗拒,首先就是说,爷爷毕竟是农村人,穿着打扮都不讲究,我怕同学笑话。”柏春旭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柏春旭曾经多次要求爷爷不要再去学校,柏爷爷告诉他“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我,没啥丢人的。”

  老师们经常对柏春旭说:“有这样的爷爷,你应该感到骄傲才对,应该努力学习报答他。”

  同学们也很羡慕柏春旭,不少同学还抱怨自家爷爷奶奶:“柏春旭的爷爷每天都在学校陪他,你们为啥不来看我呢?”

  久而久之,柏春旭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这种“羡慕”之情,并以此为荣。“有时候下课了,他还跑到我面前,拉着我去给给同学们讲故事。”

  “感谢爷爷,没有爷爷的陪读就没有我的今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柏春旭多次向爷爷表达谢意。“爷爷的陪读,不仅仅是给了我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最重要的是,他陪我度过了充满叛逆的青春期,使我的人生没有偏离正道。”

  爱管闲事获称“陪读校长”

  渐渐的,柏爷爷成了达县中学的名人,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都知道有他这么一个特殊的学生家长。后来,学校索性聘请他担任“家长教学督察组组长”。

  有了这么一个头衔,柏爷爷更来劲了。每天早晨,他早早去到学校教师办公室,监督老师们的备课情况;每天晚上,他也会到到各个班级查看老师们是否在岗。

  有一天晚上,他发现有两个班上自习时教师不在岗,就立即给校长打去电话,要求处理此事。“校长马上调查了这个事情,把迟到的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

  柏爷爷还经常在校园里巡查,发现衣冠不整或抽烟的学生,他都要进行批评并要求立即改正。

  “学生们也很敬重我,不少家长管不好自己的娃娃,还专门找到我,要我去给娃娃做思想工作。”柏爷爷觉得自己这个“督察组组长”名副其实并颇有成就感。

  他最得意的是,正因为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把他叫“陪读校长”,就连学校校长也这么称呼他。“我明知他们这是开玩笑的,我也不是真正的校长,但是这个称呼说明我工作认真负责。”

  “教育事业人人有责,家庭教育迫在眉睫。”柏爷爷说,这是他的教育思想。

  痛批李双江家庭教育失败

  谈起家庭教育,柏爷爷认为自己“穷养孙子”的方法特别重要。

  “柏中尉每个月给我寄500块生活费,直到春旭上高二了才涨到700元,我们三个人吃饭都靠这点钱。”柏爷爷告诉记者,他的老伴10年前就得了癌症,身体一直不好,“我咋用钱呢?没给过柏春旭一分钱零花钱,说句不该说的话,一瓶矿泉水都没给他买过,自己在家里带开水到学校喝。”

  柏爷爷认为,穷不可耻,就算有钱也不能大手大脚花钱。“一个人一旦太追求物质享受了,就成不了事。”

  柏爷爷向记者“披露”了他发现的一个秘密:“我经常站在学校门口,发现很多有钱人开着小车接送孩子上学。我就问他们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几年级几班。再到学校一调查,发现凡是开车接送的那些孩子,成绩都差得很。”

  “前段时间看电视,看到李双江的儿子出事,我就觉得,他的家庭教育实在是太失败了。”说到这里,柏爷爷突然提高了声音:“穷养儿子富养女,李双江都不懂这个道理。”

  要把陪读进行到底

  柏爷爷举例证明:我二儿子柏中国,他把他大儿子交给外公带,一天上网、耍手机,还染个黄头发,结果娃娃连高中都没考上,现在已经出去打工了。”

  “柏春旭呢?直到他考上大学,我才给他买了手机!”

  让柏爷爷高兴的是,自从柏春旭以623分的好成绩考上重点大学之后,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把自己的娃娃交给了他带。“现在我带着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都在达县中学附近的金华小学上学。”

  让他唯一有失落感的是,“金华小学不许我们家长随便出入,现在我不能随时把孙子们管起了。”

  但他仍然充满信心:“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成材。小学嘛,不用管那么严,应该给他们耍的空间和时间。”

  柏爷爷表示,他会把陪读进行到底。“这是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孩子社会问题的一个好办法。”(靳廷江 袁姝)

(来源: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