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的中心区青少年宫。
中心区建成区一角。
即将启动建设的中小企业总部大厦(效果图)。
正在崛起的宝安中心区。
●撰文:丁侃 韩清华 摄影:何俊
珠江之滨、香港为邻,在南中国海岸线上,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借助于前海的开发,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深圳的城市中心区从罗湖、福田逐渐西移之时,崛起的前海片区正承载着深圳城市发展的新梦想。宝安中心区作为前海片区的一部分,正在呈现西部滨海城区的崭新面貌。
宝安作为岭南重要的文化名城,是深圳、香港的文化之根。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时,凭借着丰富的滨海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宝安启动了“美丽宝安”综合规划,这是对新宝安的重新定位,是对未来宝安的战略谋划。作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深圳市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海并肩,共同打造创新型和智慧型城区。在宝安,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宜业的新宝安将从中心区拉开序幕。
宝安的未来发展代表着深圳的未来城市形象,高品位的规划布局正让宝安中心区悄然崛起。宝安中心区见证了深圳西部城市的演变,经过10多年的规划建设,中心区这片毗邻前海的地方,经历了从区级中心到城市次中心再到深圳西部城市中心的功能转变和提升。每一次转变都是脱胎换骨,都是向国际现代化城区靠拢。
宝安中心区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通过国际咨询方式完成中心区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区城市设计及景观、交通、地下空间、产业等一系列相关专项规划。目前规划构架和市政交通体系已基本形成,公共基础设施也在日渐完善。
随着深圳市、宝安区关于提升城市规划品质的工作部署,近期,宝安中心区又为中心区的规划进行重新谋划,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对原有规划成果进行重新审视,对正在开展的规划提升内容进行梳理,并于6月18日、28日两次召开中心区规划品质提升专家咨询会,提出下一步规划提升计划。目前的规划提升工作成果已经初见成效。
宝安按照“两区一中心”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西部城市中心规划建设,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充分利用中心区滨海景观资源,完善城市功能,实现由宝安的中心到深圳西部城市中心空间品质的提升,着力打造创新型和智慧型城区,发挥中心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宝安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中心区规划建设成为深圳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示范区。
具体而言,高标准打造“两区一中心”核心板块。结合已完成的中心区周边影响区域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以中心区为核心开展功能整合和规划提升工作,打造“两区一中心”核心板块,引领深圳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将中央绿轴规划建设成为深圳的“城市新客厅”。中央绿轴位于滨海核心区,图书馆、青少年宫、演艺中心与海滨广场公园规划设计相互协调,建成后将成为深圳西部、前海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休闲活动场所。中心区规划办将高标准规划建设,借鉴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和芝加哥千禧广场成功理念,努力将中央绿轴打造成为深圳的“城市新客厅”。
同时,中央商务区初具规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知识密集和交易高效的城市核心功能区(CBD+TBD)规划建设,优先发展金融服务、平台经济和科技研发服务业,积极引进优质平台企业,力争用5年时间使中央商务区初具规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长远的规划蓝图需要一步步的实现。对于近期可触摸到的改变,居民翘首期待,未来的城市品质提升将从以下规划得以具体体现。
1中心区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提升
功能定位:将中央商务区(CBD)功能拓展为中央商务区和科技研发服务区(CBD+TBD),并进一步提升为中央活力区(CAA)。规划目标:从独具海滨特色的现代化花园式生态城区提升为深圳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示范区。
2中心区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宝安中心区置于珠三角区域发展环境中,积极推进中心区与前海、大铲湾港及相邻老城区的协调发展规划。一是推进西部城市中心规划先行研究。为落实“两区一中心”发展战略,中心区规划办从全区联动、空间辐射、功能拓展、优化交通、低碳环保、创新管理等方面,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落实“两区一中心”战略做好西部城市中心规划先行研究的报告。二是协调提升中心区周边地区发展规划。为协调推进大铲湾港产城融合发展,提升相邻老城区规划建设品质,实现与前海共同打造深圳西部城市中心的发展目标,中心区规划组织开展了中心区周边影响区域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提出将大铲湾东侧打造成中心区的创智功能联动区,将新安南片区打造成中心区的商贸功能拓展区。
3中心区功能和空间形态提升
一是合理实现中心区与前海合作区功能、交通、空间形态有效衔接;二是为促进大铲湾港城融合发展,构建现代高品质滨水特色的城市形态,组织开展了“宝安中心区滨海地带城市设计”;三是为使城市道路空间回归公共生活,塑造最具特色与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心区规划办通过对原有道路空间的梳理,开展了城市道路空间研究,对道路空间功能和尺度进行了合理安排;四是成功协调中南民航局将中心区核心区原153米航空限高调整为230米高,为塑造标志性建筑群和丰富的城市空间形态提供条件。
4中心区对外交通衔接和慢行系统
为促进中心区内外交通快速一体化,在已有综合交通规划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中心区对外交通衔接规划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效、快捷、畅达、安全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制定了对外交通衔接的连接方案、建设方式和时序。同时,为倡导低碳环保的交通出行,提升城市魅力和活力,开展了轨道站点研究及慢行系统规划,努力打造与轨道公交协调发展的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慢行系统。
5中心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为提升宝安中心区的空间资源,建立完善、高效、人性化的立体、网络地下空间系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营造高品质空间环境,在中心区(滨海片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基础上,开展中央商务区地下公共空间详细规划设计,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集多元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在中央商务区内增设了连通各开发地块地下空间的地下车行系统和地下商业街,海滨广场地下空间是集文化、商业、休闲、停车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体。编制了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导则,提出了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模式,制订了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建设方案。
6中心区产业空间优化
一是完善中心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提出中心区发展战略定位为CBD+TBD,重点打造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主轴发展带,通过主轴发展带引领和带动其他片区服务业和城市功能提升发展。二是深化中心区政府未出让用地策划研究。力求实现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使产业业态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明确最佳产业结构与比例,制定合理开发模式及实现路径,将地块划分成6个组团区域,并将土地出让时序分为4个阶段,由北向南推进,由中轴向两翼延展,带动低价值地块逐步提升。同时每阶段均预留部分优质地块,为未来高端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三是确立平台经济发展思路。根据中心区产业导向和布局,精确定位招商重点为平台企业,包括金融、电子商务、设计和研发服务、供应链管理类企业。
7高标准推进中心区开发建设
一是推进公共设施建设。深化完善演艺中心以及海滨广场工程设计,确保图书馆、青少年宫、妇幼保健院高质高效建设。二是开展公共空间环境规划。为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开展都市绿环建设前期工作,完成景观路(二期)工程设计,完善中心区新圳河、西乡河两岸、F518创意园周边景观提升设计。三是高标准创作精品建筑。在已完成的中心区建筑风貌规划设计基础上,积极引导高标准创作精品建筑,吸引国内外建筑大师参与中心区建筑设计。四是打造低碳绿色示范城区。中心区所有公共设施均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目前图书馆、青少年宫先后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并完成了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注册。
■链接
“最绿”建筑群
闪耀深圳西部城区
城市发展,建筑物是最佳展现。发展的好坏不在于楼层的高度,而在于工作和居住人员的舒适度。宝安作为新兴崛起的城区,依靠超前的品质定位,以公共建筑物为引领,追求环保绿色的自然融合理念,向世人展现未来城区建筑物的发展趋势。
横看宝安中心城区,相比于已经建成的体育馆、游泳馆,居民翘首期盼的正是加速建设的中心区图书馆和已完成规划设计的中心区青少年宫。
中心区的图书馆项目目前已经展露透亮曲柔的身段。凭借标准设计、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等优势,荣获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认证的图书馆。青少年宫项目日前也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二星级认证,现正在申请美国LEED-NC银级标识。
这两项由宝安区中心区规划建设管理办精心组织设计,汇集生态、节能、减碳、健康于一体的“最绿”建筑物,掀开宝安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低碳生态城市的新篇章。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在宝安文化核心区域,不久的将来会崛起三座“最绿”公共文化建筑群,它们从最初的设计方案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再到施工、投入使用、后期管理整套流程都遵循经济、节能、环保的原则,协调人、自然和建筑三者的关系,使城市与自然更加和谐。
据悉,为高标准建设中心区公共文化建筑群,区中心区规划建设管理办通过国际咨询确定了与周边海滨广场、公园设计理念高度吻合的高水平建筑设计方案,并严格按照国内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的标准打造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目前,中心区图书馆正在加快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宝安中心区最具有文化烙印的建筑物,是宝安中心区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示范区的一张名片,将给广大市民呈现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绿色的现代化图书阅览、知识交流场所。青少年宫项目也将动土开工,落成之时将能满足青少年宫及含文化艺术中心的培训、参观、观演及交流之使用要求。
据悉,为了更好地向市民普及绿色建筑,这两个项目将开辟专门的绿色建筑技术宣传展示空间,给来访者直观的绿色建筑印象,让人们更加生动地理解和认识绿色建筑所带来的舒适、环保、节能、可持续性。它们以最简朴形态,结合功能空间要求及与景观的关系,塑造出具有独立个性但理念统一的建筑群体,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建筑理念,将成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成为展示宝安绿色环保节能的窗口。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