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时局的生意:霍英东自述

2013年10月31日07:16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时局的生意:霍英东自述

  好书推荐

  霍英东 口述 冷夏 执笔

  凤凰出版社

  8

  经营小杂货铺,初尝小老板滋味

  大约是1943年中,一间名为“有如”的杂货店在湾仔坚拿道西鹅颈桥开张了。“有如”虽然是大伙合资经营的,但实际上是别人出钱,具体出力管理的主要是我一个人。“有如”虽然规模小,但毕竟是我艰苦创业的第一步,它让两年来一直在外面打工受苦受气的我初尝当“小老板”的滋味。

  那年我19岁,是霍家唯一的男丁,母亲不能不为霍家香火不断、后继有人这个大问题作打算,于是,她第一次向我提起婚娶问题。

  我知道自父亲病亡后,母亲一个人撑一个家,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极不容易,所以我从不逆母亲的意、伤母亲的心,对母亲的话百分之百依从。这次谈婚论娶也一样,在母亲的一手安排下,我百依百顺地跟吕燕妮草草结了婚。吕燕妮就和我家对门而居。婚后第二年,即1944年,我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霍丽萍,我也就荣升为父亲。

  婚是结了,但我当时却顾不上陪太太,心思全都放在刚开张不久的“有如”杂货店上。“有如”做的是小本薄利的生意,经营的货品主要有咸鱼、咸菜、腐竹、粉丝、发菜、蚝豉、蒜头……都是家庭每日所用的食品。香港沦陷时期,食品奇缺,所以这类的杂货店生意都不错。

  经营杂货店,虽然辛苦劳累,但这毕竟是自己的生意,所以我干得很起劲,从不怨苦叫累。虽是薄利经营,但积少成多,盈利倒也挺可观,我家的生活状况也因此有所改善。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日军的铁蹄下沦陷了三年零八个月的中国香港,也因此重见天日。此时的香港,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逐渐活跃起来,沉寂了多年的货物海上贸易再度频繁。母亲认为货运业大有可为,决定重操旧业,从事海上驳运经营。她和其他合伙人商量后,就把“有如”杂货店顶让给别人,我家分得七千元港币。母亲用这些钱自置小货轮,再度出没水上……

  结束“有如”后没几天,我就写信到老牌英资洋行太古行求职当文员。太古行回信给我,说已接纳我到太古洋行当文员,月薪三百元。在当时来讲,月薪三百元是较高的酬劳,且太古是大洋行,干得好也很有前途。但母亲劝我放弃这个职位,在家里帮她打理驳运生意,管管账。我虽然已经成家立室,但仍然对母亲百依百顺,所以就听从母亲的意见,和母亲一起重操驳运旧业。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