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辉霞)前日,长沙市最资深的小学修业学校迎来了110周岁的生日。400多名学子重返母校,在校园文化墙的故事中、校史纪念馆里的老照片旧作业中,重温长沙教育发展的历程。
110年前,12位热血青年怀揣教育救国之志,在马王街租民房建平民学校,取“修德敬业”之意取名修业学校,采取近现代学制育人授业。百余年来,学校历经辛亥革命、八年抗战、文夕大火、解放战争,五易校名、数迁校址,一直书声不断。2006年,该校被确定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返校的老校友李先生建议:“经百年风雨,学制不断,学业不断,这些学校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常不容易,建议长沙能学习其他地方,为这些百年学校挂牌,对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进行保护和传承。”
庆典活动中,坐着轮椅的刘庭怀先生与他的两代弟子周小玲以及修业学校现任的体操教练李芳和石彰明,一起为“庭怀体操馆”揭牌的瞬间,最让校友们激动。他的弟子周小玲回忆说,当时没有高低杠,刘老师用废弃的钢管做拼接,没有平衡木,就请木匠做。凭着决心和毅力,她们才得以在体操室里练体操,现在的条件比当年好多了。
对于湖南体操来说,修业学校是湖南体操的摇篮,刘庭怀有“湖南体操之父”之称。几十年来,刘庭怀培养国字号队员60多人,获世界冠军的有3人。直至今天,学校还坚持体操特色。
相关链接
长沙“老”学校
1903年
修业学校
明德中学
1904年
长郡中学
1905年
周南中学
1906年
楚怡学校
雅礼中学
1908年
长沙市盲聋哑学校
1910年
幼幼学校
1912年
长沙师范学校
长沙市一中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