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走进宝庆:探寻邵商之魂

2013年11月02日07:53    来源:湖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走进宝庆:探寻邵商之魂

  湘商寻源

  21世纪初,“湘商”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中国商帮名录中,令传统商帮无不感到惊讶和诧异;2009年11月,“湘商”以第九位之尊首次跻身中国新十大商帮行列,再次引起世人瞩目……

  那么在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湘军”、“湘政”时代有没有湘商?他们的足迹在哪里?为彻底解密湘商的发展历史,本报《湘商时代》周刊将组织记者穿越时空的隧道,到省内外探寻湘商的辉煌足迹,推出《湘商寻源》系列纪实报道,以飨读者。

  本期隆重推出《湘商寻源》第四期:

  刘 婷

  自“2009年湘商寻祖活动”将洪江古商城推向公众视野后,它一度揭开了湘商历史的封印,开启了这场被称作湘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溯本追源之旅,梳理了湘商散落飘零而又亘古相传的商业文化传统,让世人认识到历史上的湘商。

  在探寻洪江古商城时,本刊记者发现洪江古商城内还有“宝庆会馆”遗址。“宝庆”就是现在的湖南邵阳,以“宝庆会馆”等为首的“十大会馆”统领商界,当时在承担经济组织职能的同时,还兼有政权组织的作用,可看作现代商会的源头。近日,本刊记者沿着昔日“宝庆”的路线,走进邵阳,去探寻邵商之魂。

  宝庆文化,承载最古老的商业力量

  邵阳,古称宝庆,位于我国内陆省份湖南省中部,素有“铁打的宝庆”之称。其地处丘陵地带,山川环绕,看起来很闭塞,似乎与商业文明中心无缘。然而,事实上,在远古时代,邵阳一直都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商业文化走廊。

  本报《湘商时代》周刊记者来到邵阳,在资江南路临津门看到一段保存下来的宝庆府古城墙,东濒邵水,北临资江。今年5月7日,宝庆府古城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一位老先生告诉记者,这是古城宝庆府的标志性建筑,在南宋理宗赵殉当太子时,曾封为邵州防御使,其做皇帝后年号“宝庆”,把邵州升为宝庆府,用来纪念自己的潜龙之地,这就是邵阳被称为“宝庆”的缘由。

  明朝初期,又改建石城墙,以宝庆府署为中心,建有5座城门、七楼、十二炮台,呈封闭式城池格局。城墙全长为4370米,高8.3米,为青石和红砂石垒筑,门洞为砖石券顶结构。至清代,宝庆同知黄文琛重新修缮。整个古城墙东濒邵水,北临资江,西、南凿地,坚不可摧。

  据了解,曾经有一段时间,古城墙残垣断壁,仅仅留下当年装门的几个石孔。2007年,邵阳对古城墙和资江南路进行了改造,才呈现了如今的面貌。本刊记者看到,修缮后的宝庆古城墙更为显眼,它的新砖与旧瓦,正是现实与历史的最佳结合。它是时代的产物,见证的是战争,是拼搏,时代变迁;而衔入的是融入了邵阳发展的血脉。

  在邵阳火车站广场上,本刊记者看到一尊魏源铜像屹立在中央,其神情肃穆,神色间透出百多年间近代历史的沧桑。据邵阳历史专家介绍,邵阳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不仅诞生了魏源、蔡锷等诸多开启新风的风云人物,而且涌现了一大批走南闯北、崇信尚德的邵商。

  《中国考古地图集》曾这样描述邵阳的地理区位在中华史上的重要性:“资江始终是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古文化重要的,但长久被研究者忽视了的通道”。这条在邵阳境内蜿蜒绵长滔滔不绝的大河就是资江。资江是邵阳的灵魂,是中国古代南北商品流通的大动脉。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之际,境内居民就已沿江而贾。唐宋时,邵阳已开采金银铜矿,人户兴旺,遂达20余万众之多,矿产业、造纸业、印刷业等百业兴旺,货通广袤。至明清时代,邵阳商人更是以诚信经商之宗旨、敢为人先之精神,建会馆、修码头、开商阜……创造了一种在世界水运史上绝无仅有的简陋而运载量甚大的“毛板船”。20世纪初,邵商更是将质朴灵秀的邵阳竹雕“荷叶花瓶”带到了大洋彼岸,展示了中华的魅力。

  宝庆精神,演绎码头商业传奇

  10月下旬,本刊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汉正街的“宝庆码头”,现在这里的常住人口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祖籍邵阳宝庆的,这个码头就是他们祖辈“打”出来的。

  说起这个码头,就不能不提民国初年争夺汉口宝庆码头的故事。据说为了一条长不过数百米的风水宝地,邵阳人与汉口的地头蛇发生冲突,大小数十战,双方伤亡惨重,却还是不分胜负。最后,领头的老人当街摆出一只大火炉,把一双铁靴烧得通红,然后穿着那双火红的铁靴,从街口一步一步走向街尾。焦肉的臭味弥漫了整条街道,震住了来自于五湖四海的生意人,从此再也没人来敢来争夺这个码头。这条街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走在这条繁华的街巷中,不时能听到浓浓的邵阳口音,偶尔还能看到经营着宝庆风味小吃的店面。老武汉人都知道:汉口这座国际化商业城市,是从一条叫“汉正街”的街发展起来的,而汉正街,又是在宝庆码头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时代发展,宝庆码头昔日的繁荣景象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湘商时代,再创邵商新辉煌

  如今,邵阳商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南闯北,打拼天下,成为市场经济潮流中一股新生力量,逐步形成了“邵商”品牌。邵商被誉为“东方犹太人”。这无疑是对邵阳商人和企业家的肯定。

  今年9月,第六届湘商大会上,邵阳成为第七届湘商大会举办城市,让世人的目光再次集聚到这座历史古商城。邵阳市市长龚文密表示,邵阳在全省14个市州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有需要、有基础、有信心”,希望借此商机,加快邵阳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