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把脉贺州生态休闲产业

2013年11月04日07:00    来源:广西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把脉贺州生态休闲产业

  ■专家视点

  本报记者 姚 琳

  被誉为“粤港澳后花园”的贺州市,因建市迟、起步晚、基础差,面临着既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双重压力。为此,贺州市锁定“发展城镇乡村生态休闲养老服务产业”为其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希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贺州经济转型升级。

  10月中旬,2013年海内外专家广西行走进贺州。10位专家学者深入贺州县区、农村考察、调研、座谈,为贺州确立的“城镇乡村生态休闲养老服务产业化”建言献策。

  “生态旅游的定位很重要”

  北京大学教授李文军介绍,在中国,休闲生态旅游概念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发展中出现众多问题。有的是政府没钱投入;有的是政府投资,或引进外来资本运作,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要么政府被旅游市场“绑架”,要么环境遭到破坏。

  他认为,生态旅游的定位很重要,但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更为重要。开发旅游产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的长期可持续性,首先是富民之道,之后才是富财政之方。

  贺州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应改变开发思路,创新体制。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也应是生态产业的主导者,政府责无旁贷地为产业开发进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旅游项目应交由市场确定,通过招标的方式开发旅游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还要进行科学监管。如合同期满后,管理者应对其合同期内是否遵守相关规定,生态是否被破坏,当地就业指标是否兑现等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如未达到,第二轮竞标取消资格;如果达到了,第二轮竞标有优先权。如此一来,不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当地居民关系融洽,而且通过创新转型开发模式,生态休闲养老产业会大有作为。

  “走新型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2010年,贺州市昭平县黄姚古镇以景观特色明显、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较好等优异条件荣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

  住建部中国建科院总工李柏文介绍,住建部和国家旅游局举办评选这个活动的目的,一是保护全国的特色景观资源;二是保护乡村风貌,守住村镇空间形态;三是复兴中国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明;四是为村镇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探寻新型城镇化道路。

  国家的导向与当下贺州欲发展城镇乡村生态休闲养老服务产业契合。贺州借势打造旅居业,为城里人提供一个第二居所空间,是不错的定位。因此,贺州首先需着力提升乡村风貌质量,打造乡村风貌个性,扩大乡村风貌规模。其次,要保护好特殊景观资源,实现镇景一体化。再者,可制造乡村卖点,繁荣乡村旅游市场。

  贺州发展城镇产业,目光不应只局限在旅游、休闲、养老本身,也可发展健康产业,顺而把其前端和后端的健康产品或绿色蔬菜发展成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

  “打造智慧生态服务产业”

  “贺州拥有生态资源,但不突出;贺州有名气,但不闻名。贺州市委、政府已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希望通过打造‘发展城镇乡村生态休闲养老服务产业’,使经济转型升级。这个思路很好。”江南大学旅游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光生说。

  他指出,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扶持过程。政府当务之急需要做出城乡生态休闲养老和养生3年行动计划,其中,需明确建设目标、确定重点项目、制定工作措施。开发建设前,要想清楚3个问题。一是我们有什么?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环境质量、珍贵的生态资产、良好的生态地舍,但这些还不足以成为“强磁”。而负氧离子含量、空气中细菌含量、自然放射性物质指标、水等真实数据,可广而知之,这也将成为贺州生态产业的宣传牌。二问我们缺什么?在生态养老产业中,缺少的是精品、高端产品、专业人才、优质服务。这需要贺州补齐缺项。三问我们要做什么?要做规划、招商、引才育才、科学管理。

  专家们建议,贺州欲在全国同类型生态休闲旅游点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生态服务产业发展策略不妨定义为“慢城贺州”、“乐活一族”,为当地居民打造“幸福源”,真正成为粤港澳、西南地区最佳生态休闲养生地。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