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探访华山道教文化 华山景区深挖道教文化内涵

2013年11月04日15:32    来源:新华旅游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探访华山道教文化 华山景区深挖道教文化内涵

  为了深挖华山道教文化内涵,保存最完整的道教资料,为华山旅游发展提供全面的文化理论。华山景区,依据景区景点特色,组织员工分组专人实地走访考察,通过咨询道长、实地收集内容等方式,将华山道教文化做系统全面的补充和完备。

  景区走进玉泉院、西岳庙等地,收集所有道教文化内涵。对于期间所经过的道观、石洞景点进行一一的考察和了解。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是华山文化的核心。华山脚下最主要的宫观是西岳庙。该庙在华山下十里之处,华阴东五里。旧址在黄神谷。它始建于汉武帝时,即前面讲过的集灵宫。东汉桓帝延熹八年 (公元165年)曾立《西岳华山庙碑》,言东汉统治者祭华、修庙、祈雨等事。北魏兴光元年(公元454年),文成帝因旧庙已毁坏不堪,便在华阴东五里处的官道北兴建新庙。从北魏开始直至清代,历代人们都不断加以维修和扩建。唐代道教最为兴盛,唐高祖、唐太宗等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玄宗封华山为 “金天王”,并敕建了高五丈、宽丈余的华山石碑。唐、五代时的著名道士钟离权、吕岩、刘操也都游历过华山,或在华山隐居。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华山作为道教名山更是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及朝山信徒。

  华山道教文化:

  1、玉泉院:玉泉院位于华山脚下的华山峪口,是游人经“自古华山一条路”步行登山的必经之地。此地曾为北宋著名道士陈抟隐居修真之处。陈抟仙逝后,弟子们在此建“希夷祠”以示纪念。清代曾多次扩建,并改称玉泉院。玉泉院之得名,是因院内有清泉一股,相传与山顶镇岳宫玉井潜通。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维修并扩建长廊,如今亭台楼阁,金碧辉煌。主体建筑“希夷祠”,它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庭堂,主殿为陈抟老祖殿,内奉陈抟坐像。

  2、财神殿:金身财神殿祈求国富民强,盛世太平。

  3、文昌殿:玉泉院内的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掌管功名的神仙。

  4、慈航:也即“石船”。一泓清水,中间筑有石船,船上有画舱,并有曲桥与池岸衔接。凭栏观赏,山影倒映,游鱼相乐,水天一色,饶有意趣。

  5、华岳圣母:华岳三娘——三圣母,中国古老神话传说中,五神掌管着五方,东为青帝,南为炎帝,西为白帝,北为黑帝,中为黄帝。从秦皇始,各朝帝王都十分重视华岳之神——白帝少皞,以求国泰民安,永保江山。西岳庙是为华岳之神——白帝少皞而建的,当然华山上的女神三圣母也常来此地。华岳三娘,聪明美丽,心地善良。天旱,她呼风唤雨,遇涝,她施力排除,乡亲们有了难处前来求她皆有求必应,抽签问卜无不灵验,在她的关照下,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十分感激她,都尊称她为“华岳三娘”。为了报答她的恩德,便在西岳庙里专门为她修了一座庙宇(西岳庙的圣母殿)。殿内供华山三圣母即华岳三娘及其子沉香和三圣母侍女灵芝。到此瞻仰和祈祷的青年男女络绎不绝。美丽端庄的华岳三娘,不但是世人心目中的爱情女神,而且还是人们心中的福神。

  6、道崇清妙:玉泉院的主要建筑,分前厅后殿,都有陈抟塑像。前厅正上方悬有清光绪皇帝书写的“古松万年”匾额,后殿是华山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门上悬有慈禧太后书写的“道崇清妙”匾额。中间有棵“痒痒树”,此树一经触摸,全树都会颤动。

  7、希夷洞:山荪亭的西边,有一石洞,是宋朝皇祐年间贾得升亲手开凿,洞内有陈抟卧像一尊,据说,游人如果身体哪个部位痛,就用手摸哪个部位,摸后便不会再痛。这里还刻有“崇宁癸未三月”题记。

  8、西岳庙:西岳庙始建于西汉,是汉武帝为祭祖华山神而建,当时称“集灵宫”。西岳庙面向华山,背依渭水,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祭祖西岳华山神的主场所,整个庙宇仿北京故宫模式而建,有“陕西故宫”美誉。西岳庙为当今陕西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宫殿御苑式古建筑群;同时也是五岳庙中最大的庙宇,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四周城墙环绕,城墙四角各有一座黄色琉璃瓦的多檐角楼。西岳庙坐北面南,是五岳中唯一正对主峰的祭祀庙宇,北瞰黄、渭、洛三河,自然风光幽雅,人文景观荟萃。自汉武帝始,先后有唐明皇、宋真宗等100多位皇帝亲幸西岳庙来祭祖华山神,清康熙、乾隆、同治、光绪、慈禧、果亲王等或为西岳庙题匾,或为西岳庙题诗。奉旨来祭祀的大臣、地方大员更是不计其数。当然西岳庙的特殊性质也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他们留下大量的文章、祭文、诗篇、题记、游记与题跋等。

  9、御书楼:始建于1777年,内置清乾隆御笔 “岳莲灵澍”横卧碑,是陕西现存最大的横卧碑。此处的岳,指西岳华山;莲,是说华山远望像莲花;灵,指神灵灵验;洒,及时雨之意。碑阴《恳圣颁愿碑》,记载陕西巡抚毕沅上山祈雨昭应经过及恳圣颁愿的原委。此碑的来历与祈雨有关:清乾隆四十年 (1775年)陕西大早,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奉旨上山祈雨,果然灵验。甘雨连降三天,陕西旱情全面解除并惠及周边省份。毕沉奏请乾隆赐书以昭岳神的降雨之功,乾隆应允并欣然赐书“岳莲灵澍”。

(来源:新华旅游)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