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揭烟台海陆两栖侦察兵幕后故事:咏春拳手当活靶子

2013年11月05日19:23    来源:齐鲁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揭烟台海陆两栖侦察兵幕后故事:咏春拳手当活靶子

  "海上磨刀石"--海陆两栖侦察兵的幕后故事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今日报道》

  齐鲁网11月5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今日报道》报道在部队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被称作"蓝军"。它可以模仿世界上任何一只军队的作战特征与代表我方正面部队的红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山东半岛东北端的芝罘岛上,这里就有一批常年与数十支海防连队对抗过招的"蓝军"精英,他们就是被称为"海上磨刀石"的山东省军区JZ221艇海陆两栖侦察兵。

  在山东烟台某军港,两栖侦察队登艇出发,进行模拟登岛对抗演练。途中侦察艇遭遇小股敌军袭扰,为避敌锋芒,官兵们在果断回击的同时,采取迂回战术,改变航向,并在距离无人岛1公里处,兵分两路采取冲锋舟快速抢滩和潜水抵近渗透的方式,同时展开作业。第一小队成功登陆后,迅速攀岩冲击、掩护穿插,利用"空中索道"飞跃山涧,对敌方目标形成围攻态势,潜伏在丛林中的狙击手率先击毙以"酒瓶、气球"代替的敌方哨兵,突击分队发起冲击后,尖刀组对敌目标实施擒拿捕俘,成功占领敌航道封锁火力点。此时,之前悄然消失的第二小队再一次出现在敌岸滩海域。

  代号"水下飞龙"的指导员李超亲自带队,在距离敌障区200米处入水,定向潜游,安放好遥控水雷,并在预定时间成功起爆,演练完美收官。

  “你像我们平时训练,要求队员必须把时间精确到秒,这也是培养他们对作战时间把握的一种要求。像我们平时这种小演练,如果都达不到这种精度,那很难与兄弟单位进行对抗的,战时也很难完成上级首长赋予我们的任务。”指导员李超说。

  步入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营地,首先看到的是这些正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小伙子。

  这位额头流了血的龚战士告诉我们,大家长期硬碰硬的训练,就是要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甚至是每一根手指,都随时处在战斗的状态。

  “打铁先要自身硬,训练的状态就是打仗的状态,就是要一次次超越极限,就是要练就过硬的生存和战斗能力。”艇长孙海波说。

  为了让大家练就过硬的格斗本领,散打王张冲冲比战友们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小张四岁习武,擅长咏春、少林等多种中国传统武术,是侦察队首屈一指的武术教员,然而小张却觉得当教头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给战友们当好活靶子。

  “侦察兵就是要练就一招制敌,以一敌十的实战本领,没有多余的花架子,就是要有实战对抗。”张冲冲说。

  “面对敌人,没有勇气和霸气,再好的格斗技术也没有用。”战士范江涛说。

  "能打仗、打胜仗"的信念已经深深融入到每一名官兵的血液里。他们深知模拟对手"蓝军"是给"红军"锻造勇气、提升自信、催生战斗精神的"利器",只有自身功夫硬,才能"打磨出"出高素质的"红军"。

  队里有一项铁规定,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要进行10公里长跑、踢沙袋、木桩仰卧起坐等十项体能训练;每一周还要有翻高墙、越壕沟等10多个项目的超强度训练。为了打造形神兼备的"蓝军"队伍,他们瞄准国际舞台,学习研究外军作战原则,模仿借鉴各国先进的作战样式和打击手段,归纳了20余套行动方案,创新总结了以色列射击法、土耳其渗透法等40余种训法战法。

  “通过战法研究 掌握更多更先进的作战理念,咱们"蓝军"的能力上去了,才能让我们的"红军",越打头脑越清醒,战法越打越灵活。”李超说。

  侦察队的官兵们个个身怀绝技,连续20年被省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就在记者离开岛的前一天,侦察队每个月一次的孤岛生存演练又拉开了帷幕。官兵们要背负几十公斤重的战备物资进行武装泅渡,然而这只是他们7天极限训练的一个开始。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