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围剿太平军者竟是洪秀全同窗?

2013年11月12日07:12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围剿太平军者竟是洪秀全同窗?

骆鼎与祖上传下来的石狮子

家庙牌匾

骆秉章光禄大夫家庙鸟瞰图

  清朝重臣骆秉章家庙重修 预计明年完成

  “骆秉章家庙最快明年落成”,昨日,在广州市花都区华岭村,骆秉章第六代孙骆鼎表示,“骆秉章今年诞辰220年,骆秉章家庙在考古挖掘基础上原地址重修,预计投资一千万。

  文、图/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王建锾、刘浪

  骆秉章其人

  骆秉章(1793年~1867年),清朝大臣,原名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在祖父一辈迁至佛山,家住禅城东华里,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侍讲学士、御史、湖北按察使等职。1863年在大渡河围剿石达开部太平军,并诱杀石达开。1867年病死于四川。

  论人物

  缘分:与洪秀全分居山前山后

  昨日,记者前往骆秉章出生地炭步骆村。车穿过新华官禄布村,即洪秀全与冯云山居住地方,记者发现远处有一座大山。同行的骆鼎表示,大山那一头,就是先辈骆秉章出生的地方。

  “同是花都人,生活地方当然相隔不远!”随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花都,旧称花县,骆秉章、洪秀全时期,县面积并不大。骆秉章出生地与洪秀全幼时生活地相距大约10里。”

  传说:两人曾在同一私塾读书?

  究竟两人认不认识?时至今日,在骆家后人以及当地人依旧流传着不少传说。

  当地有一则传说故事中说到:洪秀全、骆秉章早年曾在同一私塾读书,且交情深厚。道光十二年,40岁的骆秉章考中入仕归乡接取家眷,其间,洪秀全登门朝贺。天黑,骆留洪赏月,并以对联为戏。洪秀全出上联:“夜宿池边,杨柳摇落漫天星斗。”骆秉章对下联:“早登麟阁,栋梁撑起历代乾坤。”对联中,洪的反清之志和骆的报国之心均由此略见一斑。

  还有一则传说:骆秉章幼时实与秀全同塾。洪每言:“我他日长成必造反”。文忠曰:“汝造反我必平之。”洪藐之曰:“竖子不足以平我。”文忠曰:“我或不能,亦当举有力以代我。”后果如其言。当时的中兴名将,大多是由骆秉章推荐的。

  花都骆秉章研究协会负责人表示,其实,以上所说的故事,均属虚构,骆秉章生于1793年,而洪秀全是1814年出生,也就是说,骆比洪要大21岁,且在1832年就中了进士,点了翰林,而洪此间几次参加科考,都名落孙山,两人怎么可能是同学呢?

  说家庙

  御赐家庙刚建好

  秉章就离开人世

  “家庙修好,骆秉章就离开人世了。”骆鼎说。据介绍,光禄大夫家庙位于炭步镇华岭村,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清朝皇帝钦赐给骆秉章的家庙。“1867年,骆秉章病逝于四川。”

  据了解,骆秉章光禄大夫家庙由朝廷出资在炭步镇华岭村建造,家庙坐南朝北,三间二进,总面阔约30米,总进深约45米,建筑占地1000多平方米,锅耳山墙,石湾陶脊,碌灰筒瓦,青砖墙,建筑庄严、气势宏伟、工艺精细,有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壁画,现被列为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石狮今仍在 重建明年或完成

  记者现场发现,骆秉章家庙背靠青山,前有月牙形池塘。家庙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工地,一些工人正在加紧施工,重修家庙。

  “庙前的石狮子是原来的”,骆鼎表示,除了石狮子,家庙还保存着“光禄大夫家庙”的匾牌,该匾牌由顺德名士梁九图题名。

  骆鼎说,“骆秉章家庙1939年遭日本侵略军烧毁,‘文革’时期被用作小学,供华岭村的村民使用;再后来又被用作华岭村村委会的办公室。”

  今年3月,经省、市文物专家考证鉴定,由广州市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骆秉章第六代后人骆鼎作为主要出资人,开始重建光禄大夫家庙的准备工作。

  骆鼎说:“此次共筹资一千万重建。我们主张家庙将尽量用原来的石块、青砖,以保持原汁原味。除了原来的材料外,我们去收集了民间的青砖、石块,填补家庙材料的损失。预计骆秉章家庙最快明年落成。”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