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玩游戏已经成为台湾年轻人的潮流。
资料图片
台北从事保健品销售的马思远曾在北京工作过一年。一个月前他刚刚换了一只华为ASCEND mate手机。为何放着苹果、三星和号称“台湾之光”的HTC不用呢?我们的采访在微信上开始了。
“一只HTC够买两三只华为”
马思远坦言第一个理由是便宜,他采用的是台湾远传电信的优惠资费专案,仅需缴纳7990元(新台币,下同)。如果单买,大概1.2万元左右,这在岛内许多民众看来,有足够的吸引力,因为“买一只HTC的钱足够买两三只华为了”。
其实大陆手机品牌数年前已进入台湾,但市场占有率不高,营销活动也不多。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大陆手机品牌,不少已挤进全球手机销量前10,积极走出来到台湾“抢市场”,并初战告捷。
华为技术台湾总代理路奎介绍,先前推出的Ascend P6,在台湾3个月内销售达1万只,最近决定推出P6粉红色新款,主打女性市场。小米手机正式进军台湾当天,便引发了合作方远传电信官网被网友挤爆的事件。据台媒报道,因为小米手机在台卖得太红,连岛内竟也冒出山寨版,叫“台湾红米”。伴随手机入台,大陆流行的微信在岛内的普及度也不可小觑,业界估计用户有700万,仅次于LINE及WhatsApp。
“万一坏了怎么办?”
记者在台北街头,不时能看到出租车上醒目的小米2S的广告——“平价机皇,发烧传奇”。司机郭存诚告诉我,他车子上喷涂的小米广告已经有3个月了。他说,小米手机跟台湾广告公司有合作,除了台北,宜兰、高雄等地出租车上也有不少同样的广告。
在岛内业界看来,除了广告效应,大陆部分品牌手机在硬件配备上已经不输于三星、苹果及HTC,但价钱却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产品“诚意十足”,让不少追求性价比的粉丝难以拒绝。
不过马思远根据他的使用体验,认为大陆品牌硬件很好,画质漂亮,但“软体(软件)还有改进空间”,使用起来不如HTC等手机“友善”。他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后续的维护,毕竟才开始用了一个月,“万一坏了怎么办?”
为了提供保障,小米手机开始与岛内震旦通讯等卖场合作,提供代送修业务,外加推出电话咨询服务,加深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赖度。10月28日,台经济部门首度审查通过了小米的赴台投资申请案,允许其经营手机及其配件销售、维修业务。对于大陆品牌手机来说,这是第一家。
“台湾还HOLD住吗?”
台湾向来有着鲜明“MIT”(台湾制造)自豪感,而从之前的淘宝到如今的手机、微信,大陆品牌相继进入台湾,改变着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有台湾朋友打趣说,作为一部手机达人,一天的日子是这样度过的:带着小米手机出门上班,搭公车时跟朋友用微信聊几句,闲暇时就玩玩大陆开发的“赤壁三国”游戏,下班回家打开淘宝客户端开始购物……
但这样的改变却让岛内业界非常焦虑。有业者算了一笔账:小米是家成立不过3年的公司,去年卖了719万只智能型手机,今年更预估要倍增到1500万只;去年6月,小米完成新一轮融资,公司整体估值达到1200亿元,是创立37年的台湾宏碁公司市值两倍左右。
“为何台湾手机产业发展早于大陆10年,累积那么多年的零件与制造能力,如今仅剩宏达电(HTC)一家踽踽独行?”岛内知名财经媒体人林宏文发问说,大陆从“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到小米机,进步的速度超过想象,“台湾还HOLD住吗?”
有人难舍“心防”,有人追求双赢
小米虽然获准入台投资,头上还是被戴上了“紧箍咒”——不得从事网络、电信机房设备、伺服机或核心网络设备销售业务,同时也要符合“营业秘密法”、“个人资料保护法”等岛内相关规定。更有民进党“立委”在“立法院”质询时表示,台湾人应该用台湾手机。“大陆小米机在网络对台销售10万台,难道没有置入性程序、远距窃听功能?”
“这些天‘总统府’采购了6只华为的移动上网卡,又被‘立委’拿‘国安’理由吵得沸沸扬扬的。台湾部分人有种思维,见到了大陆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骂。这不是一种理性行为。”马思远说,这种“心防”不但让想象力超群的部分“立委”不爽,更让想分享两岸交流红利的人不爽。
台湾著名论坛PTT上面有网友指出,小米有相当一部分硬件产品由富士康代工生产。大陆众多知名的手机品牌,几乎都以台湾联发科作为主要芯片供货商。为什么大陆容得下并欢迎鸿海和HTC,台湾却容不下小米?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目光短浅,在日前举行的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上,两岸开始洽谈5G未来标准的制定工作。众多业界人士认为,5G通讯标准预估8到10年就会定案,两岸合作或可主导5G全球通讯标准。两岸合作的双赢之路,还是很宽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