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在京召开。来自20个国家80多个国际机构、近百个国内组织的300余位政界、业界、学界嘉宾集聚北京,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柬中友好协会会长、柬埔寨宪法委员会主席爱桑奥,泰中友好协会会长、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诗,希腊地平线与人类文化行动协会主席斯皮诺斯·马库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市友协会长赵家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分别在开幕式和主论坛发言。全国友协、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外交学会和北京市政府、部分省市友协、市友协部分理事和合作单位代表等出席了论坛。
本届论坛围绕城市建设、管理、教育、文化等当下社会关注问题,以“民间合作关注城市发展、人文交流促进社会繁荣”为主题,交流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展示城市文明的新成果,传播先进教育文化理念,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让建设现代城市文明添彩美丽中国北京。
论坛以多边交流的形式推进务实合作,“城市建设和管理”分论坛探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内容涵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思考、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公众关心的话题。“教育文化与国际交流”分论坛探讨了教育文化与国际交流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介绍各国城市国际文化交流的状况。“北京·雅典民间文化建设性对话”分论坛通过数学思想交流、博物馆交流、孔子和苏格拉底数字真人哲学图书馆、奥运精神、旅游合作等议题的探讨,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签署了《合作交流备忘录》。
本次论坛征集了各类论文58篇,现摘录论坛主旨发言和主题发言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
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具有极为特殊的文化身份。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北京这座世界文化古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世界上中国文物藏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三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是当今世界上观众来访最多的博物馆。这些无与伦比的文化资源让故宫博物院集多项文化身份于一身。
故宫博物院提出了三个发展目标,一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继续努力完成文物整体修缮工程,坚持“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优先修缮存在严重危险隐患的、能产生较大社会效益的、能更好发挥社会功能的文物建筑。二是实施“平安工程”,确保故宫平安。制定“平安故宫”工程方案,以彻底解决故宫存在的火灾隐患、盗窃隐患、震灾隐患、藏品自然损坏隐患、文物库房隐患、基础设施隐患、观众安全隐患等7大安全问题。三是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逐步形成了拥有包括宫廷原状陈列、固定专题展馆和临时专题展览在内的完整展览体系。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国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国际著名博物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不仅限于文物展览,而且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开展日益广泛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也确立了故宫博物院在国际博物馆领域的文化地位。
故宫博物院独有的三大文化资源,以及面对未来的故宫博物院的三个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故宫人的“故宫梦”。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保护好故宫文化遗产、建设好故宫博物院的美好蓝图,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民间交流服务城市发展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晓强
“2013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以“民间合作关注城市发展、人文交流促进社会繁荣”为主题,交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探讨教育文化与国际交流的成果,进行民间文化建设性对话,通过国际民间友好交流合作,共同关注现代城市的发展。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北京市从事民间对外友好交往工作的人民团体,积极致力于增进北京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服务于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是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国外城市管理理念,吸引国际民间组织和机构来华交流经验和成果。二是积极组织民间艺术家出访,展现北京的文化韵味和人文理念,将中国文化和北京符号融入到建设世界城市中去。三是坚持开放包容,搭建世界各国民间组织和国际机构交流城市发展经验的平台,阐述世界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寻找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契合点。
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是面向未来的论坛。各国民间组织和国际机构应当把这个论坛作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民间国际交往的新亮点,突出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经验。一是加强人文交流。各国民间组织机构能够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人文交流,在城市发展中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各国独特的文明为全人类所传承、弘扬和享有。二是深化项目合作。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联系各方加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智能交通、环境保护、道路管网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合作,共同研究智能城市管理、网络城市发展的合作潜力,促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三是共促绿色发展。同各国民间组织和机构携起手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强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以及废弃物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民间友好的基础是交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莫言
我们论坛有一个关键词叫“民间友好”,我觉得民间友好实际上是国家友好的基础,即便两个国家的政府不友好了,民间友好也可以存在和继续,而且最终会改变不友好的政府。所以,我想民间友好,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而民间友好的基础是交流,这个论坛是交流,我们出访是交流,外国友人到北京来旅游,来讲学,来观光都是交流。
那么,作为民间的交流应该是具有非常生活化的特质,就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看看戏,逛逛街,参观一下名胜古迹,这样的交流看起来无关国家,无关大局,但是实际上跟国家、民族,跟这个世界是息息相关的。
再一个交流的基础也是学习,交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我们去外国访问,尽管看起来没有带着明确的目的,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这样一种长期的、民间的、大量的学习,人类集体智慧的累积就会变成改变一个地区的文化的重大的力量。所以,时至今日,这个纯粹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人类历史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在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特别强调文化的个性,强调人的个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在千方百计要保存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特质。但是,这个所谓的保存,所谓的集成并不是说原封不动,而是要在保存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别人的东西,融合成一种新的东西。所以,我想交流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一个新的飞跃,那就是创造!
我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创新的因素在里边发挥作用。如果仅仅是在复制过去的风格,如果仅仅是照搬西方的,或者其他国家地区的风格,没有意思。我们必须在集成传统,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创新的风格,然后使我们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独特的,既包容了美的普遍性,又体现了地区的特殊性的这样一种崭新的人文的景观。
西城区全力助推国际民间交流
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少峰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始终支持和鼓励对外交流,积极推动各领域对外合作,为区域民间对外交流创造条件、保驾护航。
国际民间交流使各国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友谊。2011年,首批“北京人家”在西城区什刹海地区挂牌,面向普通游客发展胡同特色家庭住宿产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今年8月,西城区青少年民宿交流团访问首尔中区,崔昌植区长亲切接见。访韩期间,团里有一名叫郑天阳的学生突发不适,韩方工作人员全程陪护该学生去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并执意负担了全部医药费。这种亲友般的情谊让小天阳以及西城区人民感念在心。
政府始终支持和鼓励国际民间交流。西城区先后与韩国首尔市中区、美国帕萨迪纳市、瑞士蒙特勒市等13个城市、城区缔结了友好关系。支持多种形式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走入美国、瑞士、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个城市,开展“西城文化友城行”系列活动。实验二小曾赴英国爱丁堡上演原创校园童话舞剧《天鹅湖》,饱获赞誉。2012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应邀来华,与实验二小管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同台演出。西城区50余所中小学与国外300余所学校建立了友好校关系,在海外设立了孔子课堂。
推动国际民间交流更好地造福人民。结合西城区的特点,在13个友好城区的基础上,拓展与北美、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重要城市在商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加强与国家、北京市有关机构和相关组织的联系,以此扩大与国际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支持驻区金融企业与国际专业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拓展金融服务业务。以“西城文化友城行”系列活动为平台,组织辖区专业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团体赴国外进行展演,让老百姓亲身参与到国际交流中去。
规划未来之城
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执行董事 瑞克·贝尔
规划未来之城。由美利坚合众国三个级别的政府制定的政策深刻地指导和影响了城市规划和决定了建什么及怎么建。在纽约市,影响深远的文件,比如纽约规划 重新呈现了我们的海滨景象。政府的行动不仅影响建筑,也影响开放空间的规划。
在过去12年间,纽约市长布伦博格的执政得益于大力促进国家和州级政府之间的合作程度,部分也是2001年9·11事件之后态度转变的结果。重塑纽约未来的联邦基金不仅着重于重建,而且重视新类型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和私营的合作城市单车项目及自行车专用车道的扩大。这样的投资可以使纽约市民和远距离上下班的人们受益,他们可以通过很多形式的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住房。我们国家的公共房屋计划可以追溯到改革时所做的努力,批评贫民窟不健康的住房条件。在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期间,建立了大量的社会住房项目。在纽约市,公共住房仍然很受欢迎。在美国,中等收入和豪华住房市场的并行私营部门不断被联邦房贷政策炒热。有关住房建设的环保标准,办公建筑、商业和体制结构的环保标准都是由国家、州和地方法规制定的。建筑师和工程师都必须遵循最严格的重叠适用规范。
基础设施。与住房政策和区划法规相连的是设计、施工和基础设施维护的重叠和冲突系统,包括交通运输、公共卫生、发电、饮用水供应和公共安全等。目前,许多交通规划者觉得我们的基础设施发展还不充分,尽管有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与中国和西欧的高速铁路建设相比,美国城市间的交通线是不够的。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
北京市的发展与展望
韩国庆熙大学校国际法务大学院副院长 姜孝伯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北京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正式提出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城市建设重要衡量指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北京是全国科技和教育中心,聚集了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形成了门类广博的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发挥既有资源优势,逐步建设起来一批全国一流的出版集团,同时重点建设以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为主的CBD广播影视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北京市在重点区域建立体育商务中心区域和体育休闲产业中心区域,大力推动社区体育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达到7442.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22.9万人。
美国著名的文化产业专家佛罗里达基于“3T”理论认为,未来全球竞争将是基于该国中心城市的技术、人才和包容等重要创意指标的竞争。因此,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北京应该积极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要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性展销洽谈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要建立文化产品交易和出口的“窗口”,建成中国重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基地;要搭建创意文化交流平台,举办以“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国际创意文化节、博览会、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和设计比赛等;加强创意产业的国际大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世界水准”的专业人才;要制定政策吸引国内外人才,打造良好的文化创意氛围,使北京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意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寻找社区与大都市带间的平衡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 青山佾
随着先进的信息社会的崛起,写字楼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从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地方转变为传递和接收信息的基地和创造财富的知识密集型活动中心。现在,机器处理日常文书工作,人类从中解放出来并投入到涉及更高层次思维的活动中,文化和文明在交流中进步和蓬勃发展。
城市政策不仅要适合城市规划,而且要适合众多领域,如经济、社会福利、劳动和教育,它是有效应对城市演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京都政府正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敏锐地意识到需要进行市中心和邻近地区的功能升级,并改善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以满足先进的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东京是一个非常安全和干净整洁的城市,地铁光线明亮且安全可靠,没有像西方有些大城市那样的贫民窟,我们还要改造该地区的老化公寓和综合公寓大楼以继续保持和加强这一优势。
2016年奥运会的国际评估委员会访问东京时,东京向委员会展示了一个规划的滨水城市次中心的比例模型,新的奥林比克体育场会建于此。东京都政府应考虑建立一个东京大规模的公共比例模型,为居民与开发相关人员、国外游客及其他人提供一个平台,可以让他们讨论东京的状态及其城市发展的未来。
继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也在努力成为一个世界城市。奥运会为环形道路和公园的兴建提供了动力,北京已经在其东部建成了中央商务区,现在主要是改善和扩大其地铁系统。
在二十一世纪,城市居民看重房屋的质量和环境,向往山清水秀的周围环境。东京和北京都需要建立一个反映这些新价值观的城市规划系统。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希腊地平线与人类文化行动协会主席 马库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皆生于战争动乱时期,虽然军事与政治力量影响人的价值观,但是他们的哲学体系建立在人类本能所激发的理念,即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善”。孔子强调社会整体和谐,通过讲述教育学生,后人整理为《论语》;苏格拉底利用与他人对话辩论传达道德观念,认为每个人可通过自身努力达成“善”,后人整理为《对话录》,他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完善与幸福,他们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几千年。
哲学理念常常被用作治国理政的方法,文化则是国家的真正根基与核心内涵。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尝试建立人类共享的共同价值观,最终因为过于理论化笼统化而失败。这次中希双方的文化建设性对话选择了特定推荐项目,即数学思想教育交流、孔子—苏格拉底哲学真人数字图书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艺术与博物馆、文化旅游等五个议题。我认为只有善良、信任、诚实,才能造就真诚的交流,相互理解和协商对话。中希双方将以人类价值为出发点进行文化建设性对话,传承过去,服务现在、塑造未来。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一次次的文艺复兴,帮助我们树立道德、重建知识体系。人类进程和自然界一样,没有无法解决的障碍,一路向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生活大幅提高,社会发展巨大进步,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也在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新的道德标准和人生价值。音乐、艺术、文学和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们能够正确认知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的适应美好的未来。就如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还是深受孔子和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巨大影响,这就是哲学的伟大意义,同样也是思想文化产生的巨大作用。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