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明年民生十事 你哋话事

2013年11月15日07:20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明年民生十事 你哋话事

陈良贤

  新晋荣誉市民与市长座谈 陈良贤希望荣誉市民多向政府表达百姓心声——

  文/记者刘竞宇 通讯员胡光、何剑文 图/于涛

  “你们的意见都是真知灼见,是智慧的结晶,我们将在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吸纳你们的意见。”昨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等市领导与部分新当选的荣誉市民围坐一台,围绕中山社会经济建设开怀畅谈。对于荣誉市民提出的点子和意见,陈良贤连连点头肯定,称他们分别从宏观以及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意见,并希望他们继续做好伟人故里的代言人,为中山的科学发展充当智囊。

  传承荣誉市民的思想和爱心

  昨天上午,共有13位荣誉市民参与座谈会,据副市长冯煜荣介绍,这也是中山首次在荣誉市民授荣仪式后举办面对面的座谈会。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座谈会中,13位与会的荣誉市民都开怀畅谈,内容包括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政策、城市规划、金融改革、养老服务等。对于部分荣誉市民提出的养老问题、企业用工问题等,他现场指示市府办要认真抓好落实,“将事情一件一件解决好。”

  陈良贤认为,荣誉市民给中山的社会发展和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这不是一块小小的金奖章可以概括的。”陈良贤认为他们的财富不是最富有,思想境界和爱心才是最大的财富,是中山人需要传承的美德。

  翠亨码头将实现港澳行李置换

  在发言时,陈良贤提到要认真做好中山明年的谋篇布局工作,将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核心任务,强化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努力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谈及中山今后的发展思路时,陈良贤提到要以“造月行动”为抓手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好翠亨新区大平台,打造一批百亿甚至千亿的大企业,做强重大的产业集群等思路,并描绘了中山未来的交通布局和发展蓝图等。陈良贤透露,翠亨新区今后将实现港澳行李置换,“从香港坐飞机到台湾,可以从翠亨新区码头办理登机手续和行李检测,直接坐船到香港机场上飞机。”

  他希望荣誉市民在翠亨新区的建设上“有力出力,有人脉出人脉,多给翠亨新区宣传,引进重大项目落户”。此外,他表示,目前中山有很多优势不为外人熟知,希望荣誉市民牢记自己的责任,向外多宣传推广中山。

  经济发展要守住生态底线

  在介绍中山的经济发展时,陈良贤强调要以绿色低碳为抓手,建设绿色文明和美家园。“中山最大的卖点是我们处在经济发达地区,但我们守住了生态底线。”陈良贤表示:“发展到今天,口袋里的钱多一元少一元还不是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百姓能享受到好的空气、好的服务、好的人文。”

  在会上,陈良贤还向一众荣誉市民透露了明年民生十件事的思路,他表示,政府的工作就是关心民生,做好民生事,他希望荣誉市民将百姓的心声向政府讲述,“你们可以把老百姓最迫切希望需要解决的问题向政府提。”他提到,以往的民生十件事由政府确定,不一定是老百姓心中想解决的事情,“明年的民生十件事到底要做什么,由荣誉市民来提,由老百姓来提。”

  热词

  企业转型、人才引进成热点

  在昨天两个半小时的座谈会中,与会的13位荣誉市民都纷纷发言,记者注意到,“转型升级”、“人才引进”成为整场座谈会的热词。除此之外,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与会的荣誉市民还就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升级、城市整体规划、紫马岭养老院的服务等问题谈到了自己的意见。

  1 “转型升级”

  建议政府成立辅导机构

  在昨天的座谈会一开始,作为中山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山市台商协会永远荣誉会长的陈中和率先发言。他指出,每个企业都希望能转型升级,但目前一些企业在升级过程中方法和方向可能不对,台湾在上世纪90年代曾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帮助企业升级,东莞之前也有类似的帮扶中心,但中山目前在这方面仍是空白,“我希望中山也能成立相关的辅导机构,指导企业在机械设备、原料、人力等方面转型升级。”

  对于转型升级的问题,中山市家电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书彬提出了四条思路,包括产品升级、营销渠道升级、核心技术升级、用工方式升级等。他指出,未来的产品需要走环保节能的方向,在营销渠道上,不能忽视电商平台,并希望政府牵头搭建电商平台,推动中山企业在电商上的发展。

  针对陈中和提出建立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辅导机构,陈良贤认为一定要重视,提出今后要考虑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购买一些社会服务,安排专家、社会组织进入生产力促进中心,对企业展开调研和帮扶,“目前市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只是一个管理机构,缺乏帮扶功能。”陈良贤表示,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统筹全市,并考虑从产业扶持资金中安排经费,投入到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帮扶企业。

  2 “人才引进”

  建议构建更广的产学研网络吸纳人才

  “我们想聘请本科以上人才来中山工作,但很多人都不愿意。”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严挹芬无奈地向一众市领导吐苦水。他指出,中山本身的本科生人数太少,企业想要招聘优秀人才不容易,北上广等地高校毕业的外地人才会嫌中山的高等学府不够,缺乏进修机会,为此,他希望政府能重视这一问题,找寻解决办法。

  中山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王志辉认为,在解决人才瓶颈的问题上,政府可以鼓励更多的学校与工厂进行产学研结合,构建相关的网络吸引其他地方的大学生来本地企业实习,为企业储备人才,助力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管理能力。

  叶锦福是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山市侨资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他建议中山招纳人才的大门可以开得再大些,让落户中山的人才在渠道和类别上更广,因为“没有人才的升级也有没有企业的升级”。

  市长妙语:

  发展到今天,口袋里的钱多一元少一元并不是最重要,关键是百姓能享受到好的空气、好的服务、好的人文。

  传统产业并不是夕阳行业,关键是要不断注重产业创新,不断注重技术创新、设备更新、人才更新。实体经济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只要你愿意不断地转型升级,我们肯定是支持你在中山发展的。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