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南极游:不是旅游是探险

2014年01月05日07:04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南极游:不是旅游是探险

加拿大“探索者”号游轮侧翻在冰中。(资料图片)

雪龙号。 (资料图片)

  1月2日,“雪龙”号派出“雪鹰12”直升机,将俄游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的乘客转移。

新西兰观光飞机在南极发生事故。

“雪龙”号船员为解救俄游船在铲雪。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的乘客合影。

  2013年12月24日,因天气状况骤然恶化,俄游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洲附近被厚冰困住,中国“雪龙”号破冰船于次日疾驰救援。至1月2日,随着天气好转,“雪龙”号得以派出“雪鹰12”直升机,将乘客转移。然而“雪龙号”自己却被困冰中。

  近几年来,独立一隅的南极大陆,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者前往一睹风采。但与绝美风光并存的,是风险。风浪、低温、冰川和设备故障,无一不是南极游的潜在威胁。 专题文字:彭玉磊

  南极游·概况

  线路主要分两大类

  人们到南极旅游的线路,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南极半岛线路”,游客先乘飞机到达南美洲,然后在智利、阿根廷等国港口上船,进行乘船游览,或者从智利南部城市蓬塔乘智利空军班机,飞达南极乔治王岛进行登岸观光。

  另一类是“南极大陆线路”,主要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或南非乘船、乘飞机赴东南极大陆旅游。

  南极的天气瞬息万变,令人捉摸不定、很难预测。探险者无论选择哪一条旅游线路,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如果乘船到南极,必须穿过素有“死亡海峡”之称的德克雷海峡。如果选择搭乘飞机,极地气旋、强风等也将会是潜伏着的杀手。

  目前来说,南极游并不能称之为旅游,而是一种探险。

  南极游·事故

  加拿大游船撞冰川沉没

  加拿大“探索者”号游轮2007年11月23日在南极海域与冰山相撞,导致船身破损及倾侧,最后沉没。由于救援及时,船上154人安全脱险,游轮避免重蹈“泰坦尼克号”覆辙。

  “探险者”号的游轮属于多伦多一家名为“GAP 探险”的旅游公司,游客在此次南极巡游中需要花费1.4万美元包下船上一套房间。这艘长73米、宽14米的游轮共载有154人,包括91名乘客,54位船员和9位探险队职员。

  加拿大旅游公司称,双壳设计、长73米的“探索者”号为“敢行天下先的旅行者度身打造”。

  然而,南极的冰雪、雾气和大风等都会对视线产生影响,让最坚固的船只都险象环生。

  阿根廷游轮引擎失灵

  2010年12月,搭载160多人的一艘游轮从南极返航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一个引擎失灵,一度引发险情,到9日已摆脱危机,朝预定港口前进。

  这艘搭载的165人的“克莱利亚II”号游轮当地时间12月7日宣布,在阿根廷最南端城市乌斯怀亚以南大约845公里德雷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紧急情况,其中一个引擎失灵。

  国际南极旅游动作协会发表声明称,这艘游轮在11月30日从乌斯怀亚出发,到南极结束了旅程后,12月8日返回乌斯怀亚,但途中引擎因每小时55英里的风速和海上大浪造成轻微受损,一些电力设施发生故障,使得船上通讯临时中断,窗户碎裂。但乘客们安然无恙,1名船员受轻伤。

  风险未吓跑游客

  这些风险显然没有吓跑游客。上世纪80年代南极旅游悄然盛行时,每年大概2000人。

  到2007年~2008年时,全球一度超过4.6万人登上南极大陆。近几年虽遭到金融危机等影响,南极旅游发展有所放缓。

  而到了2011年~2012年最少时也有2.7万客流量。在2012年~2014年两年之间,南极旅游客流量更是持续上升。

  据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旅行社具有组织南极旅游的资质和能力,中国游客赴南极都是搭乘国外的旅游船,国内组织南极游的旅行团只是负责替境外旅行社招徕顾客。

  新西兰飞机失事

  1979年11月28日,新西兰一架南极观光专机从新西兰奥克兰起飞,满载250多名游客到南极罗斯岛附近,从空中观看南极埃里伯斯火山、干谷、麦克默多考察站、斯科特考察站等景点后在返回新西兰途中,天气突然“翻脸”,南极埃里伯斯火山爆发,热浪和火山灰使飞机不幸撞到罗斯岛埃里伯斯山坡,机上包括机组人员和游客在内的257人无一生还。

  从那次事故后,新西兰往南极的观光飞机,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恢复。

  “雪龙”号多次故障

  1999年,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雪龙”号在耗时71天、奔赴1.4万海里、破冰2000多海里后完成了北冰洋首航。

  雾中航行,是航海的大忌。但是在北冰洋乃至白令海作业,“雪龙”号相当一部分时间都在雾气中航行。行程中,“雪龙”号多次出现故障,但都有惊无险,被及时排除。7月9日,机舱值班人员巡视发现主机推力轴承发生漏油故障,科考队领导现场察看后作出停航检修的决定。轮机长带领技术人员排除了故障、恢复了正常航行。

  英国船队下落不明

  1845年5月,英国航海家富兰克林率领“恐怖”号与“阴阳界”号两条船,从泰晤士河口驶往北极海域。他们在进入加拿大高北极地区迷宫似的冰山之间时,向北行进受坚冰阻挡。

  随后,船队音信全无,3年后没有一点儿船队消息传回英国。此后10年,40支船队陆续前往寻找富兰克林船队的下落,它们不少竟也落得与富兰克林同样的命运。

  南极游·概况

  超级低温

  南极对航海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低温。低温对航海系统而言,影响最大的是电子和电源系统。低温还会导致导航、通讯系统失灵,船只的动力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安全隐患看似微小,但一旦在低温环境下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装备安全的“蝴蝶效应”。船只电子装备在海上、高寒、电磁环境等不同条件下,其安全使用的特征各异。

  暴风巨浪

  前往南极必然会面临暴风巨浪的挑战。由于受大地球自转的影响,南半球的洋面上气旋运动的方向主要是向东运动,造成暴风圈里常年盛行的西风带。

  据记载,西风带内终年吹着平均风力8级以上的大风,大风自然就有大浪,这个区域常年浪高在7米以上,据最高纪录西风带浪高纪录为30米。

  南极是地球上风暴最频繁、风力最猛的地方。

  根据澳大利亚莫森站20年的观测统计,南极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就有300天,前苏联和平站曾记录到50米/秒的强风,这个记录的代价是一座观测站的房屋当场被摧垮。

  船只故障

  在极地和冰区航行,船只故障是经常发生的,就像自行车、小汽车一样会出故障,甚至有抛锚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高科技装备故障导致事故的风险中,85%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风险。寒冷低温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影响,人为犯错的风险会相对提高,这又会导致装备故障出现的频率增加。

  巨大冰川

  巨大冰川也是船只在南极航行时经常会碰到的壮丽景观,但凡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都知道,这样美丽的冰川会对船只造成致命的打击。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航行线路可以规避冰川,但不排除会有遇到冰川的几率,而一旦遇到,船只除了避让也别无他法。

  浮冰和冰川一样,也能对船只造成威胁,在寒冷的南极,如果船只因为某些原因在浮冰中停留,很快就可能被冻在冰面上无法动弹。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