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妮(中)在美国与两位广州球员冯珊珊(右)和张玉阳一起逛街游玩,结下友谊。
于安妮和妈妈郭惠影。
青少年球员的球车上都挂着公仔。
兴趣爱好型
“我本意让她与高手过过招,锻炼心智,没任何指标,进前十就给100分……谁知这孩子一路邪气,把局子全搅乱了,开门就把大家都给弄愣了……哪里冒出这么一个小崽子?”这是郭惠影手机短信中的一小段,每次比赛,她都会编写《安妮日记》,将女儿于安妮的表现一一记录,传递到自己的朋友圈中。
上面这一段记录的是于安妮在去年“未来大学生世界巡回赛(FCWT)”奥兰多站第二轮的优异表现,她跳组参加女子15~19岁级比赛,上来就一鸣惊人,最终获得并列第二名。
刚刚12岁的美籍华裔球手于安妮,刚刚练习高尔夫2年时间,却凭借超凡的天赋,在多项比赛中大放异彩。
2013年飓风杯年终总决赛(女子11~14岁组)冠军,美国PJGA巡回赛年终总决赛(女子14~19岁组)领先第2名8杆的绝对优势问鼎,“未来大学生世界巡回赛(FCWT)”奥兰多站(女子15~19岁组)并列第二!
3周比赛,于安妮拿到了7颗星,轻松获得美国青少年高尔夫巡回赛(AGGA)的参赛资格,而这项比赛的参赛年龄上限达到19岁,也就是说,安妮已经跨入高年龄段的高水平激烈争夺。一时间,这位华裔女孩在美国高尔夫球界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被誉为天才、神童。
此番参加汇丰青少年赛,于安妮参加了女子C组比赛的争夺,不过,由于赛前高烧42摄氏度,加上倒时差、适应气候等原因,她并没有表现出像在美国赛场上那样夺目。不过,经过3轮的争夺,还是以234杆位居第4。
用妈妈的话说,“打得稀巴烂,哭得一塌糊涂,但就是不服输。”
实际上,在美国赛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于安妮信心膨胀,她在来上海前刚刚换了一套球杆。
“汇丰赛成绩不重要,我总是要适应新球杆的,那就从这一次比赛开始吧。”于安妮举重若轻地说。结果,比赛打得糟糕,小女生情绪上来,昔日冠军很快退缩成泪汪汪的孩子。
郭惠影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女儿的高尔夫球梦,她特意在奥兰多的一家高尔夫球学院买了一套房子,“我们就住在高尔夫球学院里,门前就是果岭、沙坑,氛围很好;不求她打得怎样,只要她喜欢,我们都会全力支持。”
据介绍,一般的美国高尔夫球学院10个月的学费约3万美元,另外,吃住也要3万美元;如果没有美国身份,只能读私立学校,10个月要付1.5万美元的学费,再加上比赛的差旅费等,一年的投入约10万美元。但即便是这样,来自亚洲的高尔夫少年还是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高尔夫球产业。当然,美国本地的孩子在教育、吃住方面可以节省一笔钱,但一年下来也要3万美元的开支。
郭惠影觉得于安妮年龄还小,没有让她继续在高尔夫球学院就读,而是选择自己聘请教练单练,每周指导一次,这样会节省很多。
“这么小的孩子打起高尔夫球,痴迷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她可以在球场上一玩一个下午。”郭惠影说。
美国的孩子打高尔夫球的并不多,因为他们可以选择的体育运动太多了。“现在到美国读书的亚洲青少年很多,美国大学很重视高尔夫球运动,”郭惠影说,“因为美国公民的生活压力较小,因此,选择什么体育运动完全看孩子的喜爱,不会像我们这样目的性很强。家长不会强迫孩子练什么,因为打篮球、棒球、冰球、橄榄球都可以赚钱生活。”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