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甲午马年罕见“闰九月” 专家称重阳节仍只有一个

2014年01月23日16:3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甲午马年罕见“闰九月” 专家称重阳节仍只有一个

  新华网合肥1月23日电(记者 徐海涛)即将到来的农历甲午马年为“闰年”,多了一个“闰九月”,那么是不是要过两次“九九重阳节”呢?专家介绍,我国对此种情况的习惯做法是“过前不过后”,“正牌”重阳节仍只有一个。

  翻开历书可以发现,甲午马年的农历九月从2014年9月24日开始,到10月23日结束。而在此之后还有一个“闰九月”,10月24日开始,11月21日结束。

  为何会出现两个“九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天文学史专家石云里介绍,由于我国的农历采用“阴阳合历”,阳历的一年比阴历的一年要多出约11天,为调节这种“错位”,便人为地约每3年增加1个闰月。相比之下,闰九月属于比较罕见的闰月,上一次出现要追溯到公元1832年,而下一次则要等到2109年。

  “百年不遇的闰九月”亦引发网友讨论:马年两个九月,是不是要过两次重阳节?

  安徽省民俗协会秘书长王贤友介绍,对于这种闰月带来的“双节日”,我国的传统做法是“过前不过后”。否则有闰五月的年份就要过两次端午节,闰八月的年份要过两次中秋节,节日就会“乱套”。

  “根据民俗传统,出现在闰月里的节日是不当作节日的,只有它之前一个农历正常月份的节日才算作节日。”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刘宗迪说,所以甲午马年还是只有九月初九一个重阳节。

  “网上关于两个重阳节的讨论,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王贤友说,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九九重阳、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在老龄化趋势加重的现今中国,重阳节更有其独特的意义。

  近年来,多位学者、“两会”代表提议将重阳节定为中国的“父亲节”,或建议重阳节放假。2012年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亦规定,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王贤友说,这些都是在提醒人们给予老人更多关爱,也表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在进一步强化。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