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洋女婿和洋媳妇的中国年

2014年01月24日18:0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洋女婿和洋媳妇的中国年

  新华网福州1月24日电(彭珊珊)春节临近,忙里忙外张罗着过大年的不仅有全球华人,还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洋女婿和洋媳妇们。他们因着与中华民族结下的缘分,也热热闹闹地过起了中国年。

  今年春节,爱尔兰小伙爱德华的计划是陪太太回湖南家乡,因此将经营得风生水起的酒吧暂时交给店长打理。“我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就是团圆的时候,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一定要陪太太回家乡。”爱德华说。

  三年前,爱德华大学毕业,只身来到福州,因迷路巧遇英文流利的中国姑娘小严,由此结下姻缘。去年春节,爱德华第一次去湖南拜访岳父岳母。“去之前很紧张,但他们对我很好。语言上不完全能沟通,但重要的是感觉到对方的心意”。

  “中国春节比爱尔兰过圣诞节更热闹,因为整个家族会聚在一起,热闹好几天。”在爱德华眼里,春节是见不完的亲戚、吃不完的饭、喝不完的酒。

  “吃了三天,胖了很多。”爱德华说,“我已经习惯了中餐,尤其喜欢辣,但是长沙的亲戚以为我不能吃,特意把菜做清淡了。今年一定要吃到辣的湖南菜。”

  倒贴“福”意味着福到、喝酒干杯是豪爽、扣指礼表示感谢……爱德华对中国习俗了如指掌,除了妻子以外还归功于他的中国朋友。

  爱德华的“中国兄弟”是他在福州九中当英文教师时认识的同事,每周都相聚踢球、吃饭。兄弟们出谋划策、面授机宜,也为他追到中国姑娘、摆平中国丈母娘立下了“汗马功劳”。

  “女婿要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家里搬东西,我来扛重的;家人生病了,我开车送医院;家人要聊天,我就陪聊天……他们是我在中国的亲人,这些事都是我的责任。噢还有,努力挣钱,买房子车子,春节要给红包。”爱德华说。

  今年,长在英国的盖儿第一次到中国过春节。在认识丈夫陈为锐的13年里,他们在英国也庆祝过春节。“可在中国过春节,感觉整个国家的人都在庆祝节日,这个氛围最迷人。”盖儿说。

  盖儿和丈夫带着孩子走在福州的三坊七巷,回头率很高。三个金发碧眼的“洋娃娃”在一尊刻书雕塑前流连,站住一旁的陈为锐负责解答女儿的各种疑问。

  “第一次全家五口回国过年,为的是跟留在这里的老母亲聚一聚,她还没有见过我的小儿子。”陈为锐在福州长大,2000年远赴英国,在那里成家立业。“这次我希望能让妻子和孩子体验真正的中国年,让孩子们记住自己也是中国人。”陈为锐说。

  “回来一个月并不容易,我们向学校申请了特殊的许可。”盖儿说。孩子在英国的学校已经开学,根据规定不能请假超过一个星期。陈为锐和盖儿只好为他们办理了休学,一个月后再复学。

  “孩子长大以后更难凑齐时间回国。我希望他们和中国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能长些,在英国开的餐馆暂时关门了,钱不赚了,回家更重要。”陈为锐说。

  盖儿特别留意路边店里的春联、剪纸、中国结。她说,她要买一些纪念品回英国分给朋友们。“我知道,这是表示富足的鱼。”盖儿指着一串“年年有余”的挂件说。

  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陈静瑶对见到的三轮车、窗花、中国建筑都充满了好奇,不停地拍照。陈为锐说,她要把来中国过春节的经历制作成游记,回去向英国的老师和同学展示。

  “孩子们特别期待春节的红包。”盖儿笑着说,“在英国的外公外婆也学着给他们发红包,但那感觉不一样。这毕竟不是英国的传统,领中国的红包更让他们兴奋。”

  接下来,他们计划去买新年衣服,每人一套唐装。今年的年三十,他们会像大部分中国家庭一样,在家里和亲人吃一顿团圆饭。“孩子们喜欢春卷、小笼包、虾片,现在我们都吃白米饭。”盖儿说。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