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昌平区马池口镇吉利大学就读的部分大三生致电本报,反映该校周边长期以来黑车扎堆,阻塞交通。一位学生在电话中说,“许多黑车经常在校门口排成两排,一见到出校门的同学就一拥上前拉拉扯扯,招揽生意。尤其是每天傍晚的时候,横七竖八胡乱停放的黑车把校门口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同学们进出都很困难。”
1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马池口镇的吉利大学。正值学校考试周的最后一天,多半学生都已放假回家了,整个校园空空荡荡的,但是东门外的神牛路上,记者发现仍停着十来辆半旧的私家车。几位司机挤在一辆车里聊天,一见记者出现,便都凑上前来揽活儿:“走吗?去哪儿?给您算便宜点。”在记者表示先不需要车后,这些司机依然不死心,一直尾随着询问,直到记者进入校园,他们才罢休。
在校园中,记者遇到了3位结伴回家的学生,在问及校门口的黑车现象时,同学们却习以为常:“学校每个门的外边都是黑车,周末和假期的时候,能把整条神牛路给排满了。一般我们打车去龙泽地铁站是80元包车,拼车就是20元一个人。我们也不愿打黑车,但没辙,这里附近的公交车实在不方便。”据了解,吉利大学地处偏远,2万多学生的出行只靠“昌58”区内公交车到龙泽地铁站换乘。但是这趟公交线路曲折缠绕,到地铁站得坐28站,花一个半小时。而且“昌58”公交车又破又挤,不少同学出行就选择了打黑车,宁愿多花钱。记者询问,为什么不坐正规的出租车呢?王同学说:“这地方太偏了,我在学校周边基本上没看见过正规的出租车。倒是黑车方便,招手就来,大家有急事儿的时候,都坐黑车。”
记者离开学校时,决定坐一次黑车体验一下。刚站在校门口张望了一会儿,一位中年司机就跑过来揽活儿了,要价时,他果然是按照行情:“到龙泽地铁站25公里,80元。到沙河高教园站11公里,60元。”在与他将价格砍到去沙河高教园40元后,这位司机载着记者出发了。但在车上,他突然开始加价,涨到50元,否则就要记者等其他乘客一起拼车,他才肯走。在与司机的攀谈中,他称:他自己就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花十多万元买了一辆新车来跑私活。由于周围黑车太多,竞争激烈,他自己就买了一辆好一点的“大众”,比面包车之类的车型有竞争力。据他介绍,平日里生意好的时候,在吉利大学与地铁站间,一天能跑无数趟,月收入过万元,远远比正规的出租车司机赚得多。在行驶过程中,这位司机又载着记者绕行去了一家偏僻的加油站加油,到达沙河高教园地铁站时,总共花了半个小时。下车后,司机也没给记者任何的乘车发票。
本报记者 孙小杰 通讯员 钟茜妮 文/图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