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楼兰“三宝”,多少故事

2014年01月31日06:06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楼兰“三宝”,多少故事

先琳

  曾经,楼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要塞,商贾使节们伴随着驼铃声声,往来于中原与西域之间;如今,它处在新疆若羌县北境,在千百年风沙的雕琢下,形成了典型的雅丹地貌。探访“楼兰三宝”,揭开楼兰神秘而美丽的面纱。

  一宝:古城标志“三间房”

  在楼兰古城,抓一把黄土就能触摸到历史。

  楼兰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历来神秘。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却忽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让许多探险家心驰神往。

  楼兰古城的发现有一个戏剧性的情节。

  距今100多年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他的队伍沿着塔里木河往东,想寻找神秘的罗布泊,到达孔雀湖下游时,他们打算掘井取水,却发现铁铲不见了,随同的一名向导被派回原路去寻找。不料路上狂风大作,漫天的风沙使他无法前行。

  沙暴过后,向导眼前突然出现了高大的泥塔和层叠不断的房屋,楼兰古城缓缓出现在他们眼前,有烽火台,有城墙,有街道。斯文·赫定立刻来到这里,挖掘出了包括钱币、陶器,还有写有汉字的纸片、竹简以及毛笔在内的大量文物。

  楼兰古城这样向人们揭开了面纱的一角。

  在楼兰古城中,“三间房”是规格最高的建筑,这座1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在一块高台上,是三间并排的房子。根据出土的文字记载,这里可能是当时的官衙,如今只剩下几堵高低不一的砖墙。

  在“三间房”的旁边有一个泥塔,就是楼兰佛塔,佛塔有三层楼高,塔基是方形,塔顶为圆形。与“三间房”一起,成为楼兰古城的标志。

  二宝:“楼兰美女”是个谜

  自斯文·赫定之后,楼兰的神秘吸引着全世界的探险家去冒险。

  在整部楼兰探险史中,“5号小河墓地”是最有名的遗址。楼兰人在这里为王族修建了寄托民族之根的陵墓,以一条运河——“小河”作为通向圣地的大道。只要关闭运河龙口,让河床断流,这个墓地就被封闭在一个不容外人侵入、打扰的禁地。

  相比众所周知的“小河墓地”,太阳墓并不常常进入人们的视野。

  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1979年冬天,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在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发现古墓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著名的“楼兰美女”就是在“太阳墓”中被挖掘出来的。2011年,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根据干尸的照片,复原了这位3800年前的楼兰美女。这是一个带有忧郁气质的中年女子,赵文成教授称,这幅复原图至少有90%符合事实。光是眼睛的复原工作就花了七八个小时,当它完成的瞬间,赵文成觉得她的眼睛有一种“3800年一觉醒来,睁眼看世界”的感觉。

  对于楼兰古国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流沙将楼兰深深掩埋,说不清道不明的楼兰秘密,或许只有这沙漠中的黄沙最为清楚。

  位于若羌县楼兰广场上的楼兰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楼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包括楼兰遗址、米兰遗址,还有小河墓地等出土的文物,包括皮靴、木简、陶瓷等物件,展示了当时楼兰文明的发达。

  三宝:楼兰红枣回味浓

  现如今,在若羌政府的努力下,楼兰地区内罕见的绿洲就是红枣林,红枣的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燥的气候中,结出的红枣挂在树上自然风干,根本不需要晾晒。每年九月,楼兰红枣飘香,全国很多枣商都会来这里收枣。

  楼兰红枣果皮薄、肉多、质实,鲜枣才下树时甜脆适口,自然风干后为深红色,肉软甜润,香味浓厚,紧松适中,吃后余香满口,独具回味。长期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澳大利亚江苏工商联合总会会长陈银新,就是在去新疆游玩时,喜欢上了甜而不腻的楼兰红枣,不仅把它引入了上海,还向海外推广。

  因为生长于特殊环境,楼兰红枣里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鲜枣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超出了很多水果蔬菜。另外,红枣内含有具有药用价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亚麻酸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生津、养颜驻容等功效,更有“每日食一枣、红颜不会老”的美誉。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