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张黎光)农历大年初三,位于豫东的小县城西华县被浓雾笼罩。当全家人还在睡梦中时,康建设就已经起床开始做饭了,熬粥、炒菜、热馒头,照顾起床的老岳母,叫醒酣睡的小孙子,康建设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年纪大了觉少,我每天都是早上6点半起床做饭,习惯了,俺妈饭点规律,不能让她饿着。”
康建设,现年63岁,居住在西华县娲城办事处周庄居委会,是西华县人民法院的退休干部。28年前,他的爱人刘爱美不幸去世,岳母刘兰宣失去唯一的女儿后悲痕欲绝,从此卧床不起并失去了自理能力。为了照顾岳母,康建设舍弃了优厚的待遇,从天津回到西华工作。28年来,他对岳母不离不弃,像亲儿子一样将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现年92岁的刘兰宣如今已经能够下床活动。
为照顾岳母与后妻分居生活 两地过年
“媳妇在郑州过的年,她身体也不太好,一直跟着大儿子(后妻的儿子),那边也有个老母亲要照顾。我在家照顾老岳母,二儿子(康建设与前妻的儿子)一家跟我在家。”康建设说起两地分居也有很多无奈。“我初一在郑州,初二就赶着回来了,心里放不下俺妈,孩子们忙,怕他们照顾不到老太太。”
1986年10月20日,康建设前妻出车祸去世。当时,康建设已在天津海洋公安处工作,有房子,月工资200多元,待遇非常优厚。由于岳母坚决不愿去天津,为了照顾岳母,康建设于1986年调回西华县人民法院工作。
一次岳母在县医院看病期间,他认识了医院的护士长马若秋,他的孝心打动了同为丧偶的她,后来他们结了婚。康建设为了照顾岳母,昼夜与岳母吃住在一起,与马若秋结婚27年了,还是各自带着子女,在自己家庭生活,长期过着“牛郎”、“织女”生活。
孝心感染子女 二儿媳照顾患病大伯父
康建设兄弟姐妹共5人,他们的老母亲身体也不好,兄弟几个轮流照顾,上个月轮到康建设家,他一个人照顾两个老人依旧是尽心尽力。
康建设对老人的孝顺,成了儿女们学习的榜样。“俺大哥最近生病住院了,我那二儿媳妇天天都去医院照顾他,做饭送饭,没有缺过,昨天大年初一还在医院。小孙子也是,看见太姥姥下床,赶快就去递上拐棍。”康建设提到孩子是满脸的欣慰。
康建设的二儿子办了个幼儿园,平时工作忙,今年过年休息他帮着父亲照顾姥姥,真心体会到了父亲的辛苦。“照顾老人是我们小辈应该做的,但是像我爸做的这样好真的不容易。”
新年盼望家人身体健康 身体好才能照顾老人
刘兰宣老人早上一起床就拄着拐棍在屋里慢慢转圈,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老了,不中用啦!”
康建设看到老人想出门,赶紧上去扶住。“俺妈去年开始能下床走了,现在身体还不错,也能吃饭,就是脑子不太清楚了,爱絮叨,哈哈!我天天听着她絮叨也高兴,只要她身体好!”
康建设说,“老太太为了不想连累我,曾经几次产生轻生念头,有一次趁我不在家,拿着剪子在喉管上连割几下,幸亏发现及时,到医院连缝了13针。我不知道劝了多少次,才打消了俺娘的轻生念头。”
对于马年,康建设没有过多的愿望,“只要老人身体好,全家人身体都好就行啦,这样我才能更好的照顾俺妈!”
由于老人坚持要等全家人起床后才吃饭,等到早上9点,康建设先给老人把热好的饭端到床前,赶紧喊起儿孙们一起吃饭。
笼罩在西华县城的大雾依然没有散去,年味不是很浓的康建设家却飘出阵阵温馨的饭菜香味。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