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河北2月8日讯(记者 张志兴)一排排整洁干净的二层新式建筑,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一个个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记者马年春节期间走访了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王营村和王辛寨村,探访了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
“住上了楼房,接通了互联网”
大年初二,记者在王营村李双臣家拜年时看到他的家里充满了现代城市家庭的气息,客厅里摆放着沙发、茶几、液晶电视,厨房里安装了漂亮的整体橱柜,卫生间里安装了抽水马桶。给记者的整体印象就是干净整洁、窗明几净。
李双臣坦言,他在村里做电工,有一些固定收入,另外还干一些杂活挣钱;妻子在家种地搞养殖,一年也收入个万儿八千;儿子也不闲着,靠双手勤劳致富,一年差不多也挣几万元。
李双臣告诉记者,虽然是农民,但是现在的日子跟城里人差不多。他们一家六口人现在都住在新农村的新家里,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住上了楼房,用上了热水器,接通了互联网,过上了新生活。”
李双臣介绍说,“就跟城里人住楼房一样,我们的新民居设计时限50年都不会落后的,盖这一次房子,够我们几辈人住了,这也算是我们农民的一笔财产了。”
据介绍,自王营村成为邯郸市唯一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庄开始,李双臣就积极主动了解相关政策,积极配合村庄治理和整体搬迁,作为第一批住进新楼的村民。
新村的建设是由规划设计院进行多种设计,一片一型,自行选择。村内规划了三横三纵街道框架,村民户户临路,家家朝阳,街道统一宽度,统一铺设地下排水管道,统一硬化、美化、亮化。
据了解,魏县魏城镇王营村是一个有着2480多人的大村,可耕种土地约2200亩,村内住户约638户,村庄宅基数约756片,占地约900亩。
记者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村内庄基闲置较多,且街道弯曲,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每逢雨雪天气,道路就特别泥泞,出行极不方便,明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
随着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该村已经旧貌换新颜。一个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新王营村展现在记者眼前,该村也已成为魏县村庄建设的一大亮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新农村里买房也算赶时髦吧”
无独有偶,大年初三,记者去王辛寨村拜年时得知该村也在搞新农村建设。经询问该村村民李志成得知,他一家三口在北京打工,这些年也挣了一些钱,开上了小轿车,本打算回家在自己宅基地上翻盖新房。
但是,后来听说村里也在搞新农村建设,他便购买了一套新农村里的房子,记者在李志成的陪同下,来到该村东头的新农村建设区域,看到一幢幢二层新式建筑正在施工建设中。李志成告诉记者,新房估计2014年年底前就可以入住了。
当记者提及王营村的新农村建设时,李志成告诉记者他有亲戚是那里的,所以知道住在新农村楼房里的好处多,所以当自己的村里也在搞新农村时,便及时加入了新农村的大军。
“在新农村里买房也算赶时髦吧,国家的政策好,再加上政府的支持,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李志成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北京做生意,也没有时间自己动手盖房子,买新农村的房子经济又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李志成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小三口目前在北京生活,但是逢年过年还是要回家的,所以希望在家里有个像样的房子,等新农村的房子可以入住后,就准备购买一全套新家具,把新家好好装修装修。
“等过几年儿子长大了,该谈婚论嫁了,也好有个新房子给孩子结婚用,”李志成向记者描述着未来的规划,等结婚后,让他们小两口住在楼上,我们夫妻俩住在楼下,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另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魏县以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编制了《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已累计投入8.1亿元,开工建设新农村示范社区超过46个。在新农村示范社区建设中,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超市、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推进,让农民群众享受城镇化建设成果。
(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