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秋,朝鲜停战了。父母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用青春热血迎来了胜利与和平,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他俩的“和平梦”、“爱情梦”双双实现。1954年2月1日,父母在驻地仙女洞牵手了!这张父母新婚照摄于1954年春天。
→幸福的人生和家庭是相似的。2014年2月1日,是父母亲钻石婚纪念日。他们相拥在长沙警备区王家巷干休所家中一起合影。父亲,87岁、母亲83岁。他们和所有珍惜爱情和家庭、共度风雨人生的普天下老年夫妇们拥有同样的浪漫与幸福。
→在我们父亲母亲的老相册中,我时常看到恩爱的他们在“玩浪漫”。父亲拉二胡、母亲唱歌成为我们家一道常有的风景,邻里无人不晓。图为1988年,在一次机关春节联欢晚会上,父母亲手握话筒对唱了一首《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我们父母共有两个子女。哥哥刘晓光16岁参军,他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先后在湖南省军区通信分队、司令部机关和省人防办、总参军事院校工作。照片摄于1979年春天,时任分队长的哥哥在指挥所值勤时,听到前线传来捷报时的喜悦写照。
↑我19岁进入公安系统工作,始终以父母、哥哥为榜样,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多次立功获奖。1985年冬,我在长沙公安刑侦部门任副中队长时,带领同事经过缜密侦查,一举打掉一个重大盗窃团伙,并不辞劳苦,多次到长沙县金井、安沙等地追赃,共缴获赃物自行车70辆,为此,我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照片摄于1985年冬季,我(图右一)和同事将该团伙盗窃的一辆新自行车追回后,送还给失主手中。
↑1951年,父亲刘勋武和母亲牟静所在的人民解放军第47军,结束了在湘西的大规模剿匪后,奉命立即参加志愿军援朝作战。1952年初春,父亲在一个硝烟弥漫的清晨,与母亲在防空洞口第一次相遇。此后他俩并肩战斗三年,在前沿阵地打快板、放幻灯,给战友戴光荣花,送光荣弹(用红纸包的手榴弹),鼓励战友多杀敌,立战功。由于战争的残酷,他们的相爱始终都在无言之中。1954年2月1日,师首长亲自为包括我父母在内的三对新婚夫妇,主持简陋而热烈的战地集体婚礼。照片摄于1954年2月1日,举行集体婚礼的三对新人走出山峦中的防空洞,眺望和平已经到来的远方。图中左一左二为我们的父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关系到重大国防和民生建设的大三线建设如火如荼,父亲参加了工程浩大的湘黔铁路大会战,任湖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宣传组长。1972年10月,在湘黔线胜利接轨通车之际,父亲牵头组织主办了一个大型的湘黔铁路(湖南段)工程成就展,庆祝湘黔铁路通车,展示工程建设成果,反响强烈。图为父亲(前排左四)在湖南芷江与参加承办成就展览的设计、美术、编辑等工作人员在一起。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父母工作干劲倍增。图为1984年冬,父母在家中阳台上,在暖冬的阳光下,与两个可爱的孙女在一起,欣赏亲手栽种的花果。
1971年长沙市新闻广播站成立,成为当时长沙市唯一的新闻广播机构。广播站条件和设备简陋,设在长沙市五一路老市委大楼五楼,集采编、出版、录制和播出于一身,发射塔在大楼顶层平台。母亲时任该站副教导员,她与同事们一起,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为长沙新闻事业发展壮大付出了艰辛努力。这张1971年2月摄于老市委大楼前、市新闻广播站部分采编人员合影中的人物,大多从事了一辈子新闻工作。后排右四为时任广播站编辑左润明、前排右二的年轻姑娘为时任广播站记者吉任忠,他们后来都成为《长沙晚报》的主要领导。我们的母亲牟静在前排右三。
父母在生活中相敬如宾,我们的家庭和谐美满。每逢节日,在外地工作的儿孙们到长沙爷爷奶奶家,祖孙三代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图为2007年春天,我们家祖孙三代人在广州宝墨园合影。
图/文 刘晓辉
时间去哪儿了?对我们的父亲和母亲来说,悠悠岁月便是相濡以沫,举案齐眉,恩爱携手,到今年2月初,我们父母亲的姻缘已届60年的钻石婚。
我的父亲刘勋武,今年87岁;母亲牟静,83岁。我们父母的爱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初绽,在建设新湖南的事业中相守,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并进。我们的父亲和母亲对爱情和生活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他们热爱事业,风雨同舟,相敬如宾,勤俭持家,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我和哥哥以及我们的妻子儿女,一直以父亲母亲作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学习他们永葆家庭和睦的美好情感。
在父亲母亲熠熠生辉的钻石婚来临之际,在东西方浪漫文化交融生辉的情人节夜晚,我相信,我们父母亲那一辈中国人中已拥有钻石爱情姻缘的夫妻们,一定有他们让爱永葆青春的秘诀,一定有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珍视和传承的美好之处。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