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师抱着欢欢与鲍比合影
欢欢与它的玩具
咪咪的孩子们
编者按
这是一篇充满了温情的“另类”纪实文学作品。作家李迪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群他生活中的“好朋友”——那些可爱的小猫、小狗、小鸽子们。它们中有的是家养宠物,有的是流浪动物,无论“出身”如何,这些小家伙们都充满了灵性,它们的故事有笑、有泪,令人动容。
1 从天而降的欢欢
当我和老伴儿不在家的时候,它们也许会彼此讲述身世,欢欢会说,想念爸爸妈妈,想念兄弟姐妹,不知道它们过得怎么样。说着,就会哭。
当我看见它的时候,它正跟自己的尾巴玩。喂,小东西,你从哪里来?我问它。
这是一只可爱的小京巴,也就两个月大。金黄的毛,软软的发亮。憨厚的脸上,两只眼睛大得出奇。它停止了自娱自乐,歪起头看着我。
送它来的是邻居家的女孩儿。她把它放在我家门口,自己藏了起来。我要看它找不到我时会不会害怕——她这样对我说。
结果如何?
我很失落,它玩得有滋有味!
我笑了。女孩儿也笑了。她对我说,这是我家老猴儿生的宝宝。一窝生了六只,我家养不过来啦,给它找个好人家。您是好人,魏阿姨也是好人。
小嘴儿真甜。她说的魏阿姨是我老伴儿。
我问,小东西叫什么?女孩儿说,还没名儿呢。
我说,现在就给它起名儿吧!小东西听见高兴地撒起欢儿来。我叫起来,瞧你跑得多欢,就叫欢欢吧!
女孩儿跟欢欢分手了。汪汪!欢欢叫了一声。稚嫩的,可怜的。我说,欢欢,别难过,这就是生活。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一切都会好的,面包会有的。你看,阳光多好啊!
欢欢看看我,又看看天。它叹了一口气,长长的。
就这样,欢欢落户我家。我送给它一只绒布猴儿,说这是猴猴儿。它高兴极了,忙把自己的粮食拿给猴猴儿吃。猴猴儿不太喜欢,它就帮着吃。吃完了,就给猴猴儿上课,讲做猴儿的道理,说不定还会讲朝三暮四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猴猴儿被说成大傻瓜。欢欢说,别信那个坏老头儿,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跟早上三个晚上四个一样,都是七个栗子!猴猴儿恍然大悟,发誓要苦读数学。
当我和老伴儿不在家的时候,它们也许会彼此讲述身世,欢欢会说,想念爸爸妈妈,想念兄弟姐妹,不知道它们过得怎么样。说着,就会哭。我们回家时,常看见它眼睛红红的,眼睛下面的毛湿湿的。
这个时候,我会把它紧紧抱在怀里。我们谁也不说话,就那样相互依偎着,依偎着。很久,很久。
2 鲍比与黑蛋儿
才叫一声欢欢,它就哭了,舌头拼命舔听筒,只当是我的脸。
其实,每个有狗狗的人家都如此。它知道你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沮丧,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病了。它总是很高兴见到你,总是希望你能在它身旁。
它比任何人都能倾听你的诉说,分担你的悲伤,保守你的秘密,维护你的尊严。它永远相信你的话,永远不会背叛你。
它是谁?它是你的狗狗。当你决定收养它的时候,请读一读美国狗证上的这几句话:在你买我之前你需要知道,我这一生大概只能活十到十五年,和你分别是件无比痛苦的事;在给我命令时请给我理解的时间,别对我发脾气,虽然我一定会原谅你的。你的耐心和理解能让我学得更快;请好好对我,因为世界上最珍惜最需要你的爱心的是我。别生气太久,也别把我关起来,因为,你有你的生活,你的朋友,你的工作和娱乐,而我,只有你;经常和我说话吧,虽然我听不懂你的语言,但我认得你的声音。你是知道的,在你回家时我是多么高兴,因为我一直在竖着耳朵等待你的脚步声;请注意你对我的好,我永远不会忘记它。如果它是残酷的,可能会影响我永远;请别打我,记住,我有反抗的牙齿,但我不会咬你;在你觉得我懒,不再又跑又跳或者不听话时,在骂我之前,请想想也许我出了什么问题,也许我吃的东西不对,也许我病了,也许我已经老了;当我老了,不再像小宝贝时那么可爱,请你仍然对我好,仍然照顾我,带我看病,因为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当我已经很老的时候,当我的健康已经逝去,已无法正常的生活,请不要想方设法让我继续活下去,因为我已经不行了。我知道你也不想我离开,但请接受这个事实,并在最后的时刻与我在一起。求求你一定不要说“我不忍心看它死去”而走开,因为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果能在你怀里离开这个世界,听着你的声音,我就什么都不怕。你就是我的家人,我爱你!
欢欢很快就有了死党,一个叫鲍比,一个叫黑蛋儿。桃园三结义,每晚遛弯必见。以狗会友,三家人要出门,必先电话通报——
是鲍比家吗?是黑蛋儿家吗?欢欢要出门了!
电话那头传来叫声。欢欢马上对暗号,汪汪汪!
欢欢很会听电话。我出差往家打电话,它总要先听。才叫一声欢欢,它就哭了,舌头拼命舔听筒,只当是我的脸。我出差回来更不得了,豪情万丈扑上来,直舔到晕。
鲍比的爸爸(主人)王春是摄影家,欢欢靓照N多,都是他咔嚓的。鲍比的妈妈(也是主人)小张是食品质检员,每次去市场抽查,鲍比都要叮嘱,亲,别忘查狗粮!我们带欢欢串门,鲍比隔门听见就受不了,咚咚咚,撞得门垮。门开了,它叼起我们本该换的拖鞋满屋跑,最后丢在谁也够不着的地方。它的玩具是一只布熊,只有一只耳朵。本来是两只,被它亲密掉了一只。鲍比把布熊介绍给欢欢。欢欢拿眼看我,我明戏,立刻回家接猴猴儿。四个家伙很快玩得激情燃烧。
3 院里来了暹罗猫
院里的王老太太收养了一群流浪猫,大家叫她猫奶奶。一天,她来敲我家门,你不知道咪咪要当妈妈了吗?
我家住一楼,窗下空地围起来,修了水池,栽了山楂树,种上紫藤种上花,成了私家小花园。欢欢来了,这儿就成它的颐和园。每天御驾N次,赐尿一二。这天,龙颜大怒,汪汪汪!因为——御花园里来了一只猫。
这是一只暹罗猫,浅香槟色的短毛高贵典雅,一双大眼睛在阳光下变换着不同的颜色,忽儿蓝如天,忽儿红似酒。它闲庭猫步,目中无朕,好像它才是花园的主人。
老伴儿高兴地叫着,咪咪!咪咪!暹罗猫的名字就这样被她定夺了。这么庄严的事,没有民主就被集中了。我赶紧去买吃的住的。本来应该叫咪咪自己来挑的,看它玩得正开心,就由老猫越俎代庖吧。结果,买回的东西,咪咪样样都喜欢,特别是猫房。山楂树下挡风又私密,正好放得下,它马上钻进去打滚儿。欢欢羡慕嫉妒爱,连声说,比经济适用房质量好多啦!
院里的王老太太收养了一群流浪猫,大家叫她猫奶奶。一天,她来敲我家门,你不知道咪咪要当妈妈了吗?
猫奶奶说,只要拿个纸箱放花园里就行。生的时候,你不能看,它自己会处理。听不到小猫叫就是难产,你来叫我……
老伴儿提议,那就多备几个纸箱。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我们在花园里安置N个纸箱。咪咪跳上紫藤,居高临下关心它的产房。看它一脸满意,我像伏天吃上冰激凌,还是哈根达斯的。欢欢一脸问号,是要请鲍比和黑蛋儿来住吗?不,咪咪要当妈妈了。欢欢摇摇头,没听懂。
终于,咪咪要生了。眼见它钻进山楂树下,我守了半天也没动静。想起猫奶奶说注意听小猫叫,远了听不到,近了怕惊动,真急人!
正急,奇迹发生——
一根长长的纸筒从我肩头滑过来,刚好够得着产房。哦,是老伴儿用报纸卷成的纸筒。这件简易工具延长了我的耳朵,连蚂蚁咳嗽都听得见。我向制造商致以V字,她同样还以V字,随后就闪了。我潜伏暗处,聆听传声筒,直到耳朵听肿也没动静。嗡嗡嗡,有小飞虫开始跟我问候了,蚂蚁也爬到了我的腿上。它们不想咳嗽,只想在我腿上赛一场足球。赛就赛吧,无非跟国脚一样。终于,我忍不住了,爬到树下一看,咪咪根本没在!什么时候,轻轻的它走了,正如它轻轻的来。
这一夜,我和老伴儿都没睡,心被无形大手揪起。
天刚亮,就爬起,迫不及待要往外看。想不到,窗帘刚打开一条缝儿,就撞上了一对大睁的猫眼!
怎么,想偷看吗?二位老年地下工作者。
老伴儿惊叫,咪咪的肚子瘪了。它生了!
我冲进厨房,炖鸡炖鱼,少放盐,多放汤。
你把宝宝生哪儿了?我们问咪咪。它不回答。鸡汤要喝,鱼也要吃。狼吞虎咽,啊呜啊呜,吃完就没影啦!
猫奶奶两眼笑成豆芽儿,猫猫躲猫猫是为了宝宝安全,应该尊重它。你们把心放肚子里吧,猫猫聪明能干,天下第一!
我们克制好奇,专事伙食。为了不打扰它,还锁上后门,不许欢欢御驾花园。欢欢不明白,把郁闷向鲍比倾诉,鲍比摇摇头,这是达·芬奇密码。又把郁闷向黑蛋儿倾诉,黑蛋儿摇摇尾,这是卢沟桥的狮子说不清。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刚把御膳摆上窗台,忽见咪咪跳上来,嘴里叼着什么。啊,一只没睁眼的小猫!惊喜来得太突然,以至吓傻我们。
咪咪确认我们看清了,叼起宝宝钻进迎春花丛。很快,它又叼来另一个。先后叼出四个雪白的小绒球儿,请我们鉴宝。
当天夜里,下起大雨,我和老伴儿没法睡!我们打着伞走进花园,摸向迎春花丛。咪咪,别怕,我们送伞来啦!
老伴儿亮起手电一照,咪咪一家没在!但是,这里曾是它们的家。在花丛下,有一个破布头烂纸片塑料袋垫起的浅浅的窝,已经被雨淋透。看着这令人心酸的窝,我的眼泪一下冲出来,和着雨水在脸上淌。老伴儿说,咪咪预感今夜有雨,它要搬家,临走带孩子来跟咱们告别。
猫奶奶劝我们,你们对咪咪好,它知道,它还会回来的。
一天,猫奶奶兴冲冲跑来,我看见了,在对面饭馆里!
那家饭馆关张很久了,最近有人要接手,得赶快把咪咪搬出来。
老伴儿说,搬哪儿都不安全,还是回家好。
我举双手赞成。欢欢热烈复议。
这天中午,搬迁开始,没有钉子户。老伴儿用烧带鱼稳住咪咪,我去饭馆接宝宝。好友高洪波的女儿雅雅正好在我家,请缨加入掏老窝战斗队。我俩提着箩筐摸进饭馆,黑灯瞎火不见芳踪。雅雅见阁楼堆着被褥,小猫肯定在上面!说完就爬上去。阁楼上很快传来她的尖叫,在这儿!不是四只,是五只!
意外发现的是一只黑黄杂色的小狸猫,咪咪格外偏爱,所以没给我们展示,留着换太子呢!后来,这个被我们叫黑黑的宝宝,也总跟咪咪形影不离。
我们用红布盖好箩筐,娶媳妇一样把小宝宝接回家。
老伴儿把咪咪抱进屋,你的宝宝回来啦,往后咱们不分开了!
咪咪闻到宝宝,喵的一声,钻进箩筐。
猫奶奶赶来,嗬,全是小女猫。四白一黑,五朵金花!
喵喵喵!汪汪汪!
4 郑大爷的鸽子
后来,我再没见铁柱卖菜。有人说,唉,娘瘫床上好几年,指他卖菜呢。我很难过,往后鸽子吃什么呀?想不到,铁柱突然来家找我,大爷,给您留个电话,往后要鸽粮您就言语。
咪咪入住我家不久,一天下午,大院里忽然飞来不速之客。谁呀,一群鸽子。邻院拆迁,鸽笼没关好,鸽子逃了出来。所以选择我们大院,因为这里闹中取静,尖顶房檐有不少破损,刚好安家。大院以北,是玉渊潭公园。湖水清碧,波光粼粼。这正是最理想的栖身之地。老人和孩子们都高兴,纷纷拿出粮食,还在地上砌了水塘。
老董养过鸽子,说不能什么都喂,市场有鸽粮。我说,我去买!他掏出三百元,算我一份。来到市场一看,果然有配好的鸽粮。我一下买回五大袋,郑大爷用手一拎,差着分量呢!一称,每袋少给好几斤。
有一天,我去买菜,见路口停了一车菜。我买完给了钱刚走开,卖菜的喊,钱,钱!我说给你了,他说还要找你呢!
看看,卖东西的也有好人。我问,你有鸽粮吗?他说,我家就种粮食,下次给您捎去。您就叫我铁柱吧。过了两天,铁柱当真来送粮。郑大爷拿眼一过,一份比市场两份还多。老董说,敢情!
后来,我再没见铁柱卖菜。有人说,让城管抄了。唉,他娘瘫在床上好几年了,指他卖菜呢。我很难过。又想,往后鸽子吃什么呀?想不到,铁柱突然来家找我,大爷,给您留个电话,往后要鸽粮您就言语。我感动得说不出话。这以后,铁柱按时来送粮,有时还捎点儿菜,给钱说什么不要。
一天中午,郑大爷跟我说,有一只鸽子老甩头,刚吃一粒玉米,一甩,又掉了。老董闻讯过来,哎哟,得了甩头疯。养鸽子的发现这种病鸽,就逮住摔死。
这只鸽子瘦得像纸叠的,头顶有小白毛。就叫你点点儿吧!你别怕,我是来救你的。我把点点儿带回家,欢欢摇着尾巴,咪咪也凑上来。点点儿紧张了,想不到还有四条腿的哥哥姐姐关心它。
郑大爷提个鸟笼跟进来,咋样?以前我养鸟用的。我一看就乐了,鸟笼养鸽子,病房兼餐厅。我把鸟笼挂在阳台,点点儿蹦进去,伸伸脖子,够高;扇扇翅膀,够宽。
我喂上粮食,点点儿吃起来。嘴巴敲打瓷碗,叮叮当。啄住,掉了,再啄。它把进餐当成工作,叮叮当。
天黑了,我担心点点儿冻着,把鸟笼摘下来放在凳子上,然后找来一床薄毯,整个盖起来。咱们睡觉了,好吗?咕咕。点点儿答应着。过了一会儿,就没声音了。我掀开薄毯一角,偷偷往里看。点点儿卧在鸟笼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静静的,心满意足的,像个孩子。
早晨,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掀开毯子。叮叮当,点点儿又开始了工作。有时候,它会突然侧过脸,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有话。我说,点点儿,你会好起来。如果你不好,我就一直养着你!
苍天怜悯弱小,点点儿越来越好。啄食准多了。老董一看,哎呀,有门儿,你没白坚持!我说,是点点儿坚持!
终于有一天,点点儿展开翅膀,使劲儿扇。
老董说,它想飞啦!郑大爷说,让它归队吧!
我举着鸟笼出了门,欢欢和咪咪也来送。我把鸟笼放在地上,打开门,点点儿走出来,没飞,围着鸟笼小心地走。我问老董,关时间长了,它不会飞了吧?老董说,你太小看它了!
话音没落,只见点点儿呼啦啦飞起来,箭一样斜射出去,在半空划出一个难忘的弧形,又飞回我们头顶上,盘旋着。一圈儿,又一圈儿,向我们告别。
5 欢欢走了
欢欢听不见。可怜的小身子缩成一团儿,眼睛下面的一小片毛毛,湿湿的。
天热了,我和老伴儿要回她老家云南住一段,欢欢和咪咪一家跟我们同去。当然,还有心爱的猴猴儿。
王春说,你们早去早回啊!黑蛋儿爷爷说,别忘了给我带点儿酸腌菜!
在昆明生活期间,万万想不到,欢欢因为小感冒,被云南一宠物医院的庸医打错了针!
欢欢,欢欢!我们大声叫着。欢欢睁大眼睛,最后看了我们一眼。
我们紧紧抱着它,哭它,喊它。欢欢不回答。欢欢听不见。可怜的小身子缩成一团儿,眼睛下面的一小片毛毛,湿湿的。
我们在金殿选了一处向阳的坡地,把它和猴猴儿安葬在一起。
回到北京,又听到不幸的消息,黑蛋儿也不在了,被醉驾撞死了。醉鬼还说,就是一条人命,老子也赔得起!
三个小兄弟,只剩下鲍比。它在电话里听到我们的声音,急着要来。它来了,没有看见欢欢。它不声不响地趴在地上。静静地,静静地,掉了泪。
窗外,鸽群飞起来。咪咪带着它的女儿来到花园,到处是欢欢留下的小脚印。咪咪走遍每个角落,边走边讲起那些难忘的故事。
选编自《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3年第3期
征稿启事:
本版诚征优秀原创纪实文学作品,要求不超过20000字,并附图片2—5张。来稿请发送电子版至bjdbgwx@126.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副刊部,邮编100734。请在信封上注明“纪实文学”字样。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