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讯北京3月5日讯(记者 倪伟龄 徐露 专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哈尔滨泰富电气公司董事长杨天夫有着独到的见解:“企业创新是随着市场变化而进行的,市场的驱动力才是最大的原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杨天夫。(图片来源:资料图)
哈尔滨泰富电气有限公司是杨天夫创建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研发、生产、销售直线电机及自动化集成装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的轨道交通用直线电机填补了我国国内直线电机车辆技术的空白。这样一个拥有专利技术60余项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董事长杨天夫认为:“企业要想生存对于内在的技术、产品的升级、经营管理模式提升创新能力不用过于强调,企业自然有办法,关键是需要一个宽松良好的市场环境,这样企业创新能力和资源才能全部用于市场需求。”杨天夫继续向记者解释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拿到好的技术并不困难,可以从西方购买学习借鉴,关键创新环节是这些技术有没有一个市场目标,企业能不能依赖这个目标来做事情。”对此,杨天福代表建议要有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让企业真正能够凭本事在市场中竞争。国有企业应该放下对民营企业强制性排他性姿态,开放改革就要彻底。
谈到创新驱动的意义,杨天夫认为创新驱动会改变市场的产业生态环境。杨天夫举例说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但是节能减排并没有达标的要求的水平,其原因是企业自主创新研发高效电机价格较高,其材料成本比普通效率电机要高出20%,导致市场在生产和使用高效电机方面没有约束力。”杨天夫代表此次参会带来的议案就是:尽快制定“强制性电机能效标准”法来强制市场应用高效电机,强制生产商提高出产机电设备的能耗标准,这将大大化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压力,并带来巨大的节电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代表委员小资料
杨天夫,1961年6月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自动化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任哈尔滨泰富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经济网“改革2014——2014全国两会专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