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喻菲)苗族老鼓师驼着背,从箱底取出绿色长衫、头巾和宝剑,在老伴的帮助下,颤颤巍巍地穿戴上身,神情庄重。
距离82岁的梁永玉最后一次在深山中主持神秘的拉鼓仪式已经过去30年。
此时,摄影师蒋建雄和他的妻子摁下了快门。这对夫妇已经在广西融水县的尧告村跟踪拍摄了10多年,使用影像全面、系统地记录这个风俗独特的农耕村落。
村中许多传统文化在变化、消失,拉鼓便是其中之一。
拉鼓是融水县的苗族人为了祛病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每次拉鼓,要由鼓师带人上山砍下一段粗大枫树,然后全村男子从两头轮流对凿。终会有人凿穿,但人人都不愿意做那个人,因为认为这不吉利,所以都格外小心。
鼓制好后要拉回寨子,全村人祭拜4年。祭祀仪式中鼓师穿着专门的服装,佩戴宝剑,打一把半开的伞,走着猫步。4年中鼓师不能换衣、洗澡。最后鼓要被丢到深山中,据说这样就可以祛病。
其实,梁永玉一生中也只主持过两次拉鼓。由于担心被称作封建迷信,1984年后尧告村再也没有举行过拉鼓仪式。
让蒋建雄遗憾的是他已经无法用影像记录原汁原味的拉鼓仪式,只能看到搬到舞台上变了味的表演,以及在历史资料中寻找对这一活动的文字描述。
63岁的蒋建雄曾是广西一名铁路职工,1985年成为摄影发烧友后拍摄了大量以摩托车、铁路民工、苗族村寨等为主题的照片。
2000年他第一次来到尧告村,村里3100多人,712户,民风淳朴。从县城开车到村子要6个小时。
由于拍摄劳累,蒋建雄患上了尿毒症。但他对拍摄这个村庄的热情未减。每年都要去两三次,一次住上一个月,连煤气罐都要带去熬药。
“苗族人生活在高山上,条件艰苦,远离喧嚣的城市。但他们的生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也在改变,那种朴实、原汁原味的东西慢慢在淡化。我要珍藏这些记忆,保留他们的一些文化。”蒋建雄说。
尧告村仅是中国一个普通的村庄。蒋建雄曾怀疑自己一直拍摄这个村子有意义吗?后来他遇到了视觉文化评论家刘树勇。“他对我说,这很有意义,越是普通的越有说服力。他的话给了我信心。”
蒋建雄查阅了有关这个村子的大量资料,并把它作为一个社会缩影来观察研究。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影像工程。
“刚开始村里人根本不理我们,以为我们是来玩的。时间长了我们都成为朋友,很多时候他们也忘记了我们的存在,因此我们捕捉了很多生动自然的画面。”
病后,蒋建雄身体虚弱,瘦小的妻子帮助他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对于我,爬一座小山坡都是艰难的事。去不了更远的地方,这让我更加专注。”
村里有的人一辈子没有照过相。他们每次去,就把上次拍的照片送给他们,一共送出了2500多张。“我们拍过一位老太太,下一次送照片时却找不到她,邻居说她已经去世了。”老太太唯一的照片成为家人的念想。
10多年间,蒋建雄发现村里种田的人少了,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摩托车、农用汽车、家用电器多了。两三百年的吊脚楼中出现了砖混结构的房屋。只有中老年人还穿民族服装,年轻人嫌麻烦都穿西装、牛仔服了,青年女子只在节日、出嫁和重要活动时才穿苗服戴首饰。苗族新年比汉族的农历新年早两个月,由于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不能回家过苗年,以往隆重热闹的苗年逐渐淡化了。
在他的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深山中的村民对公路建设的重视,每个屯通车都要欢天喜地庆祝一番。2009年一条公路完工后,村民们在田边摆了浩浩荡荡180多桌酒席。
除了拍照,蒋建雄还整理撰写了约8万字的有关尧告村的文字介绍。他记录了村中很多有趣的习俗。这里的父母很早就让孩子结婚,但因为孩子年龄还小,所以办喜酒后孩子仍住在父母家中,但平时互相走动。几年后,男女双方均无异议,婚姻关系才确定。如果有悔婚的,也不会被责难,所以村里有的男人请了9次酒却没娶到老婆。
这对夫妇在尧告村拍了数以万计的照片。蒋建雄说:“拍摄时没有去想照片能否发表,否则我根本无法坚持下来。我只想心无旁骛地干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把它做完满。”
据统计,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有4万余名以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文化遗产为目标的影像记录者。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陶立璠说,中国几千年的民俗历史基本上都是以文字的形式留存。过去30多年是民俗文化消失最快的时期,很多非物质遗产都没有影像记录。
他说:“中国目前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00多项,都记录下来不容易。摄影师现在记录下的这些东西也许再过10年就没了,这些摄影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让人们的乡愁情结越发浓烈。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如何留住乡愁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曾统计,中国古村落消亡的速度相当惊人,2010年比10年前消亡了25%,他认为这是“文化上的无知和愚钝”。
全国政协委员董恒宇说,城镇如果丢弃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像树刨了根儿,人丢了魂儿一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