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8年相伴 大河网友“半月大哥”与郑开国际马拉松

2014年03月07日16:31    来源:大河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8年相伴 大河网友“半月大哥”与郑开国际马拉松

  郑开马拉松瞬间8岁,时间都去哪了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郑州,殷商古都,河南省会;开封,七朝古都,文化名城。如同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时,裴里庇第斯不顾一切的奔跑在马拉松海边和雅典之间;2500年后,郑州、开封两座古城,让马拉松回到了本源。

  2014年3月30日,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进入第8年,蓦然回首,在传奇的起点应该感谢这个叫王向阳的英雄。

  “创始人只会暂时离开,但他不会走远。老兵永远不死,他只会慢慢凋零。”8年,从台前到幕后,近几届马拉松已经很少看到王向阳忙碌的身影了。

  那时王向阳觉得40岁还很远,转眼就已不再年轻。王向阳说,他的归宿最终还是会和郑开马拉松在一起,“那是我毕生的事业”。

  王向阳:郑开马拉松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2007年5月6日上午8时,随着发令枪声响起,5000多名运动员从郑州涌向开封金明广场。主席台上,王向阳向所有跑过台前的人挥手致意。

  但近几年,他更多时候却是站在人群中,看着一群群选手跑过,在赛道旁边,凝神注视。

  “我感觉那是我亲生的孩子,我带了他三年,不管他现在在不在我身边,我都会一往情深,今生无悔。”王向阳说。

  当时,在网站和众网友的努力下,马拉松的准备工作被提上日程,为筹办比赛,王向阳和他的合作伙伴邢亚斌注册成立了河南世纪中原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但第一届整个赛事下来耗资350余万元,招商只拉来不到35万。

  “人总要做点事儿的,不论大小。不管怎么说,在中国马拉松发展史上我们郑开国际马拉松绝对是第一个由网络发起的国际马拉松赛事,第一个彻底由民间承办的国际马拉松赛事。”为了这两个第一,他付出了金钱和心血,只收到了虚名和掌声,以及或明或暗的嘘声。

  2007年2月14日,情人节,国家体育总局的正式批准宣告郑开马拉松取得了“准生证”。王向阳笑称,这是国家体育总局当年送给河南的情人节礼物。一个源自大河网友的草根创意终于被官方认同。

  期待:未来的郑开马拉松比肩伦敦、波士顿马拉松

  8年时间,沧海还没有来得及桑田,郑开马拉松却已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迅速成长。从第一届5000多人,到第八届42000余人,一年一个台阶。

  “它来自于网络,根植于生活,服务于百姓。一开始就是一个全民的狂欢节,以后也不应该有大的改变。”王向阳说,郑开马拉松无论发展到何种地步,他的全民性和意义都不会发生改变。

  尽管只有短短8年历史,郑开马拉松已经稳居国内马拉松赛事前列,“以后还需要更多的后来者像当年的网友那样热血,希望他最终能与伦敦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比肩。”

  “郑开马拉松的特殊意义最终会成为郑州和开封的一张名片,甚至是河南、中国。”王向阳说,无论多少个8年过去,郑开马拉松身上的意义都不会变:世界上唯一由网络倡议民间发起的国际赛事;世界上唯一连接两座古都的国际赛事……

  也许,那时的王向阳会是在郑州某一个小巷踽踽行走的一个中年。

  8年过去,王向阳在起点与你相伴

  说起与河南报业网(现大河网)的渊源,王向阳十分感谢在自己创业阶段网站曾给予的帮助。王向阳曾做过一段时间网站的版主,也正是依靠网络的力量,他一呼百应。“那时候,每一个上网的人都很投入,都很真诚,没有商业味道的炒作,没有种种狗血剧情的爆料。”

  王向阳回忆说,时任网站负责人的董林一直是他幕后的支持者,“他是我永远的老兄,当年倡议书被他看到后,在他的支持下,帖子被置顶,从而吸引到了更多的网友参与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关注。”

  现任大河网副总编辑刘静沙当时的网名叫“中原崛起”,与版主“半月大哥”是好朋友。王向阳说,从“暴走”萌生想法到实施,每个细节都会与“中原崛起”在网上讨论。

  随后,郑开两地举办数万网友签名活动,两地的其它媒体也陆续投入到对“郑汴马拉松”筹备事宜的宣传报道上来。“我确认一点,如果没有他当初的支持和帮助,也许就不会有郑开国际马拉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网站和众多网友的支持下,筹办终于获得河南省委的支持,“马拉松申报最关键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河南省委的支持,当时大喝了一场。”那场大醉,也让王向阳至今记忆犹新。

  2014郑开国际马拉松开赛在即再忆那些青葱岁月

  青春已逝,曾经成诗。如今董林已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静沙现任大河网副总编辑,而王向阳是河南万里运输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还在前几天拿到了河南第一张新版的营业执照。当他们谈论起亲手缔造的传奇时,好像又回答了那年的青葱岁月。

  王向阳说,曾经的那些老朋友们如今见面的机会都很少了,在每年马拉松开赛时,他会在人群中仔细寻找,在角落里合影。“那是个激情的燃烧的岁月。”

  2014年3月30日,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第八届“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的日子。届时郑开大道上又会像往年那样充满着运动的快乐,中原将又一次展示自己古老而年轻的魅力。

  8年来,大河网友见证着这项赛事每个点滴。每一步,都有我们留下的印迹,“半月大哥”、“新长征”、“凝若飘香”、“剑如虹”、“中原崛起”......网友的草根儿创意,“聊出”了今日的国际大赛。

  那些走远的时光,无人可以挽留,每一年郑开马拉松都如约而至,每一年都有新的记忆。终点在开始前遇见,开始在遇见后清晰。

  数字·郑开国际马拉松

  2006年8月,网友“半月大哥”在大河网发表《关于举办2007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倡议》,河南报业网(现大河网)当即将帖子置顶,并引导网友线下活动。

  2006年9月28日,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旅游局联合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郑汴国际马拉松赛的请示报告。

  2006年12月12日,开封市人民政府向国家体育总局提交支持举办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函。同年12月3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向国家体育总局发函,表示支持举办郑汴国际马拉松赛。2007年2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批复同意函。

  2007年5月6日,2007年贝隆中国郑汴国际马拉松赛举行。

  2007年9月5日,“中国郑汴国际马拉松”正式更名为“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时间由每年的5月6日,拟提前到3月30日。

  2014年3月30日,第八届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开跑,参赛人数达42000人。

(来源:大河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