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梧州市委党校校委学习中心组
加强粤桂区域合作是在区域合作大背景下促进粤桂两省区合作共赢的战略选择,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举措。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是加强粤桂区域合作的一个载体,在试验区建设中,梧州探索做好“三大对接”,与肇庆合力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打造成为我国东西部区域合作的典范。
党建对接,打造“西江党旗红”区域合作品牌
党建先行是梧州助推区域经济合作的特色方法。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启动之际,梧州市各级组织部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跨省党建共建联建活动,着力打造“西江党旗红”品牌。一是梧州、肇庆两市组织部签署《肇梧党建合作先行先试框架协议》,积极整合双方党建资源,党组织结对联建、党员管理服务、信息经验交流和主题实践活动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的意向。二是两市党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师资、信息、教学基地和科研成果共享,探索联合办班模式、合作开发专题课程,开展课题研究,为粤桂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三是将两地党建合作向试验区先行区的企业及项目覆盖和拓展。采取“项目立项时先行选派党组织负责人、项目筹建时同步筹建党组织、组建队伍时同步输入党员、项目开工时同步建立党组织、项目推进时同步推进党的建设”等创新做法,让党组织在重大项目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在省界建立跨省区域联合党支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无缝隙的跨省区党建联合机制。
交通对接,打造通江达海连接东西的区域合作经络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位于粤西和桂东地区,沿珠江-西江上接桂、滇、黔等资源富集区,下连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港澳地区,既是西部接受东部经济辐射的前沿阵地,也是珠三角资金、技术、产业向西部转移、打开大西南和东盟市场的重要通道节点,承担着开展东西部多区域互利合作的重任。因此,交通对接对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和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经过多年建设,梧州初步成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但是,与多区域经济合作的点对点、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高效率和规模经济的大流量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应立足现实条件、产业基础和长远合作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等规划层面做周密细致的对接,实现路网骨架、基础设施布局和城镇体系、产业布局相配套。一是密切梧州与肇庆的沟通对接,优先落实一批迫切需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加快推进相连的路桥建设,积极推进柳肇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紧港口码头扩能建设,使梧州港成为内河集装箱综合运输的大港,推进西江肇庆至梧州段航道3000吨级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密切两地水路运输合作。
产业对接,打造低碳环保绿色区域经济合作园区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地处西江上游,生态环保始终是发展要考虑的优先选项,也是粤桂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粤桂产业对接必须跳出产业梯度转移的传统模式,突破外来优势企业对本地企业的产业链锁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展科技创新平台,提高产业承载力,实现环境友好型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位对接。一是生态优先,实施节能环保产业对接。梧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广东环保产业年收入、环保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粤桂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中大规模布局节能环保产业。二是突出重点,实现电子产业链与新材料产业对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应充分利用两广叠加的政策优势,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引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大投资项目和产业链关联配套项目。三是实现现代服务业对接。从双方的比较优势看,生命健康产业、银发产业和信息服务、文化旅游、金融、房地产、商业会展等,可列为产业对接的重要内容。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