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长大后会再来冰室吗?
顾客很多,但未必都是来吃雪糕。
顺记冰室。
本报记者寻访“冰室”变迁故事
冰室传奇
编者按:我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小时常听父母说起冰室的红豆冰有多好吃。但是二十几年来,吃的雪糕基本是在士多里买的,即使夏日炎炎,也少有进冰室吃过几次。年轻的一代广州人,朋友约会亦鲜有听闻约在冰室。可是,据说在冰室辉煌的时代,年轻人吃一趟冰室雪糕,无异于我们现在去吃一顿让钱包心酸的大餐。变的是习惯观念,不变的是青春本身的色彩。追随着这篇报道的脉络,我也似乎窥见了父母辈年轻的模样。
文/记者卢迎新 图/记者王燕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前出生的广州市民,大抵对“冰室”这个词不会陌生。曾经,冰室是堪称是现在的哈根达斯、星级酒店下午茶。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几家老字号著名冰室,发现顾客群已经以附近务工的上班族居多,饮食诉求也更多是解决“吃饭问题”,昔日情调圣地,似乎已经沦为“粥粉面样样卖”的食肆。
今
服务员:
“什么都卖,客才会多。客源保证生意才够旺嘛!”
年轻人:
“不常来是因为出品缺乏新意了,关键是设施没有跟上!”
“泡妞哥”:
“约女孩去这些地方约不出来啊。”
老牌冰室今何在 粥粉面饭样样卖
在哈根达斯进入中国一个世纪前,广州人就有了自己的雪糕专卖店,广州话叫做“冰室”。据老广州回忆,广州过去号称有四大冰室,而顺记就是其中之一,而除了顺记之外,其他还有哪三家冰室,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老广州都众说纷纭。而广东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范依萍则认为原址南方大厦旁边的“的彩冰室”应该也算昔日“四大冰室”之一。
在广州,能够以“冰室”命名的食肆,至少都已经是几十年前开张的了,而其中最为出名的顺记,已经有70年历史了。这家老店,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香芒和椰子雪糕,两款招牌雪糕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顺记冰室。虽然客人络绎不绝,但这家老冰室,现在却不仅只卖雪糕了。它也供应和“冰室”不太相衬的粥粉面、碟头饭。“什么都卖,客才会多。”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客源保证生意才够旺嘛!”
事实上,如今的各家冰室,与昔日主营雪糕,以招揽客人“吃冰”为主业的冰室已经大相径庭,不仅粥粉面“通吃”,顾客群也已经以附近务工的上班族居多,饮食诉求也更多是解决“吃饭问题”,而非昔日情调圣地的概念。
现在要约女孩子 冰室不够高大上
“雪糕其实好细一杯,要十几元,味道都冇咩太特别,要有嘅味道都有都几香口;姜撞奶够辣味,又够热滑嘟嘟。”受访的新新人类KEN表示,“不常来是因为出品缺乏新意了,关键是设施没有跟上,我喜欢有WIFI的茶餐厅啦!”
“人多路窄,单行线又多,不好停车。”一位“80后”的先生向记者解释为何不再光顾小时候常去的冰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采访对象直言,“约女孩去这些地方约不出来啊。”
事实上,除了位于老城区原汁原味的本地冰室,文化上与广州同声同气的香港连锁冰室,近年来也在广州开店。位于湾仔克街6号广生行大厦地下B1号铺的华星冰室至今生意火爆,受到一众香港明星追捧。而这家连锁冰室也开到了广州,年轻人光顾不少。记者发现,这些新派冰室虽然装修风格怀旧,但设施却很紧跟潮流,不仅WIFI无密码,停车也很方便。
昔
“50后”郑女士:
“以前约会,去冰室吃雪糕是最时髦的,谈恋爱就是雪糕电影加上压马路嘛!”
“50后”JANET
“以前物质匮乏的时候,小伙伴们一起去吃红豆冰是奢侈的享受。”
范女士:
“吃一个雪球就够了,吃两个三个简直是要有负罪感的奢侈了。”
昔日物质很匮乏 吃冰是奢侈消费
时光回溯到昔日, 许多市民都还清晰记得,去冰室吃冰,尤其是去顺记,绝对是一种值得和同事朋友炫耀好几次的奢侈消费。“顺记的雪糕呢,堂吃是用高脚玻璃杯盛装,有雪球、冰沙、刨冰、冰饮等好多款式。”在莲香楼附近长大的“70后”李先生向记者回忆道。
50年代生,在同福西路长大的市民JANET告诉记者,自己从小时候到年轻时代都很喜欢去顺记,但后来去得越来越少,最后一次去顺记冰室已经是20多年前带现在已经快三十岁的儿子去的。“以前物质匮乏的时候,小伙伴们一起去吃红豆冰是一次奢侈的享受”JANET说,“后来到了70年代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一个月工资20元,因为我家庭经济比较好,所以每个月发工资我一定会请小姐妹们去顺记吃一杯红豆冰,然后去河南洪德路的原河南电影院看电影。”JANET告诉记者每月去顺记聚会看电影,曾经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例牌节目。
“以前约会,看场电影,去冰室吃雪糕是最时髦的,人民桥走到海珠桥,然后再走回来,谈恋爱就是雪糕电影加上压马路嘛!”生于50年代,郑女士说。
西哈努克曾捧场 吃两个都太奢侈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顺记冰室是老广州四大冰室中仅存的一家,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吕顺是广东鹤山人。根据史料,西关阔少、巨贾豪商宴饮之余都爱到顺记来品尝雪糕,生意特好。初时顺记是家庭式经营,全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由于坚持最优秀的出品,不久就成了广州知名的雪糕店。尽管售价比同业高30%,但顾客口碑传颂,越销越旺。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国元首、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慕名品尝并津津乐道。
而在范依萍记忆中,应该位列广州四大冰室之一的“的彩冰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地标冰室”。那个时代到广州都要到南方大厦,而旁边就是“的彩冰室”,他们最出名是各种彩色的球状雪糕,黄色就是菠萝味,绿色就是苹果味。“吃一个球就够了,吃两个三个简直是要有负罪感的奢侈了。”
链接:
广州老冰室
顺记冰室——老广州四大冰室中仅存的一家,招牌是椰子雪糕和香芒雪糕
美利权冰室——位于北京路太平馆一层,炸雪糕最有名
阳光冰室——这家位于起义路的冰室以冬天卖香肉闻名
已经改行的老冰室:
皇上皇冰室——位于下九路的皇上皇腊味国内外闻名,其实,这里最早是皇上皇冰室
向群冰室——龙津东路如今人气旺盛的向群饭店,以前也是人气老冰室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