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实行禁渔期见成效:伊犁河野生鱼类种群数量日趋增多

2014年03月13日15:3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实行禁渔期见成效:伊犁河野生鱼类种群数量日趋增多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13日电(记者关俏俏、赵春晖)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4年出台了伊犁河渔业资源保护条例,规定每年2月下旬到5月31日为禁渔期。10年来,伊犁河野生鱼类种群和数量日趋增多。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伊犁河全年捕捞量达200吨以上,是10年前刚禁渔时的一倍多。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渔政管理站站长永卫东说,这条河流的渔业产量已连续5年超过200吨,从捕捞量和鱼的体重来看,这条国际河流的水下生态已开始恢复。

  伊犁河是位于中国最西部的国际河流,全长1200多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长达420多公里,流经伊犁河谷,向西汇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

  渔政部门历史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伊犁河的渔业年产量最高年份曾超过450吨,而90年代后产量直线下降;到2003年仅有90多吨,且被捕入网的鱼多数远未“成年”。

  其原因既有上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在伊犁河下游修建了卡普恰盖水库,截断了巴尔喀什湖鱼类洄游产卵的通道;同时,在中国境内的过度捕捞也使伊犁河中的野生鱼类数量锐减,尤其是河中的很多“土著”鱼种濒临灭绝。

  实行禁渔期后,鱼类有了一定的生长时间和繁殖空间,资源逐渐恢复。据渔政管理站抽样调查,2013年,渔民从河里捕获的鱼中,体重在2公斤左右的“土著”鱼大量出现,有的甚至达到7-8公斤。

  永卫东坦言,伊犁河水下生态并不是禁渔10年就能完全恢复的。“除了我们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外,伊犁河水下生态重建平衡还需要更多时间,包括国际合作。”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