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克斯·希尔《天蓝色的彼岸》
生命可贵,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善待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不要在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文/李媛
在大多数文化中,死亡都不能算是一个可以坦然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如何解释不管过程有多么不同,生命的结局都是终将逝去?英国作家艾利克斯·希尔的《天蓝色的彼岸》是一篇剑走偏锋的童话故事,虽然笔调是那么轻柔,却是通过一个死于车祸的小男孩哈里的视角来感悟生命的真谛。
另类童话讲述生命意义
活着的时候,小男孩哈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有爱他的爸爸、妈妈、姐姐。但像很多兄弟姐妹一样,他和姐姐总要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小事吵架。有一次,姐弟俩算是记上仇了,“她现在连钢笔都不借我使了。她硬说我用她的笔一点也不爱惜,到处乱画,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借我笔使。”
哈里告诉姐姐,以后就是姐姐跪在地上磕一万个响头求他,他也不会再使她的破笔。而姐姐回答说,就算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她也不会这么做。于是哈里一怒之下推开门,大声说:“我们走着瞧,我们走着瞧!我这次可算是恨上你,恨上你们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姐姐却说:“那太好了,你永远也别回来!”哈里用力地把门撞上,骑上车就走。然后,他被卡车撞死了。
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哈里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只有完成未了的心愿,才能到达“天蓝色的彼岸”,重新进入生命的轮回。在这里,他遇到了另一个小男孩阿瑟,在死去的几百年里都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为了打发在“另一个世界”的无聊,阿瑟带哈里以幽灵的姿态重返人间。哈里一心以为,没有自己,这个世界肯定没法运转了,自己的课桌、自己的大衣钩,应该会被保留下来,纪念曾经存在过的独一无二的哈里吧。可出乎意料的是,学校里新来的同学填补了他的位置,好像他不曾存在过一样。在最失望的时候,哈里发现,其实大家并没有忘记他:在好哥们眼中,他短短的一生似乎特别精彩,在爱慕者眼中,他还是那个哈里,甚至“死敌”都不是他生前所想的那样。只是逝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前行,那些生命的痕迹,总会一点点淡化。
只有在家人那里,失去哈里的悲伤永不消失。爸爸每天都要去哈里的墓前,妈妈仍然会摆出四个杯子,而姐姐呢,望着他的照片潸然泪下。哈里所能做的,是积聚起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幽灵的力量,用圆珠笔为姐姐写下爱的告别。最终,完成心愿的哈里和找到了妈妈的阿瑟,一起走向了“天蓝色的彼岸”。
死亡无需畏惧
这本被《泰晤士报》誉为“最受读者欢迎的生命寓言”的小书,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欧美各国风行一时。它要传达的道理也很简单,生命可贵,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善待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不要在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越简单的道理,越容易被忘记。又或者,因为过于看重生命的长度,人们反而忘记了生命的意义。在作者的另一本书《躲藏的人》中,人们因为有了抗老药而长生不死,不得不限制生育,小男孩泰伦成为钟点儿童,去抚慰那些没有孩子的客户。最终,不想永远做儿童的泰伦逃到了人人自然地生老病死的乡下,享受成长直至衰老这一时间赐予的礼物。
生命有长有短,我们也无需畏惧死亡,没有谁的印记可以永远留存。我们来到这世上,也不过就如同一阵风吹过田野,所能留下来的,只不过是那些爱我们的人脑海中的记忆。而这些爱我们的人,也总有一天要去到“另一个世界”,走向“天蓝色的彼岸”。能够在有生之年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要爱的人,走自己选择的路,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
(来源:广州日报)